船至岸边,元春下船上舆,见前面石牌坊上写“天仙宝境”。元妃命换上“探亲别墅”四字。来到行宫,巨烛燎空,香屑各处,火树银花,金窗玉槛。元妃问:“此处为甚么无匾?”寺人说:“此系正殿,外臣未敢擅题。”元春升座,两下奏起乐来,二寺人引贾赦、贾政即是月台下排班,昭容传谕:“免。”又引荣国史太君及女眷自东阶升月台,昭容再传谕:“免。”

次日凌晨,袭人只觉头晕目炫,四肢火烫,躺倒不起。宝玉回明贾母,请医诊治,不过是偶感风寒,开药分散。宝玉命人煎好药,让她喝了,给她蒙上被子发汗,就到黛玉房中去。黛玉正睡午觉,丫环们都躲了出去,宝玉自进房中,推黛玉说:“好mm,才吃了饭就睡觉。”黛玉说:“我前儿一夜不舒畅,今儿还身上酸痛。”宝玉说:“别睡出大病来了,我替你解闷儿。”黛玉不听,只让他走,他偏要留下。黛玉让他老诚恳实地坐一边,他非在床上躺下,跟黛玉对着脸儿说话。非论宝玉说甚么,黛玉总要拉到宝钗身上,用心气他,他就呵了呵手,胳肢黛玉。二人闹了一阵,黛玉用手帕蒙上脸,再不睬他。宝玉说了些少滋有趣的话,黛玉就是不吭声。宝玉就说给她讲故事,她信觉得真,来了兴趣。谁知宝玉讲了半天,倒是编着体例骂她是耗子精。黛玉按住宝玉,要撕他的嘴。宝玉边告饶边说:“我闻到你身上的香气,这才想起这个故事。”宝钗恰好走出去,说:“谁讲故事呢?”黛玉忙让座,说:“他巧骂了我,还说是讲故事。”宝钗讽刺说:“他肚里的典故可很多,可惜该用时他想不起来,前几天的芭蕉诗就难住了他,急得直出汗。这会子偏有典故了。”黛玉说:“阿弥陀佛,一报还一报,不爽不错。”正说着,只听宝玉房中一片吵嚷,闹得不成开交。

宝玉这时只作出“潇湘馆”与“蘅芜院”两首,正作“怡红院”,头一句就写下“绿玉春犹卷”。宝钗偷眼瞥见,趁世人不重视,悄声说:“因朱紫不喜‘红香绿玉’,才改成‘怡红快绿’,你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跟她唱对台戏?咏芭蕉的典故很多,再想一个。”宝玉说他如何也想不起来了。宝钗嘲笑说:“将来金殿对策,恐怕你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冷烛无烟绿蜡干’,忘了吗?”宝玉说:“姐姐是我的‘一字师’了。”宝钗怕迟误他的工夫,回身走了。黛玉见宝玉搜刮枯肠般构思,走过来一看,让他誊写前三首,她代作“杏帘在望”,写好后,揉成纸团扔到宝玉跟前。宝玉忙用工楷誊抄好,呈与元春。元春看完,喜之不尽,说:“公然有长进了。”又指出“杏帘”一首为四首第一,就把“浣葛山庄”改成“稻香村”。又命探春把方才统统的诗用锦笺誊写,令寺人传到内里。贾政等看了,奖饰不已。

贾政至帘外问安,元春在内答礼。父女相见,只能说些宦海上的应酬话,甚么皇恩浩大、百姓有福,不能叙父女之情。贾政又说:“园中统统亭台轩馆,都是宝玉落款,如有一二处可取的,请即赐名。”元春说:“有进益了。”就传宝玉来见。宝玉行了国礼,元春把他揽在怀里,抚摩着他的头说:“比之前长高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茗烟要建功赎罪,想带宝玉到城外玩,宝玉不敢去。他灵机一动,让宝玉上马,悄悄出了后门,直奔袭人家。袭人的母亲接来几个外甥女儿、侄女儿正陪袭人吃果茶,忽听内里有动静,袭人的哥哥花自芳出来一看,吓了一跳,忙把宝玉抱上马来,喊:“宝二爷来了。”袭人惊奇不定,忙把他主仆迎进屋,问出了甚么事。宝玉说因百无聊赖,来看看。袭人就猜出是茗烟的主张,归去要让嬷嬷好好打他。茗烟说是宝二爷硬要来的,就要走。花自芳留下他们,又怕茅舍土炕弄脏宝玉的衣裳。花母让宝玉上炕,又是摆果碟,又是换好茶。袭人不让母亲忙,把本身的坐褥铺在炕上,让宝玉坐了,把本身的脚炉、手炉给宝玉用。宝玉见她两眼微红,问她哭甚么。她笑着粉饰:“灰迷了眼,揉的。”说了会儿闲话,袭人让花自芳雇一乘小轿,送宝玉回荣府,又抓一把果子给茗烟,叮咛他千万要瞒住别人。花自芳牵上马,直把二人送到荣府后门,把宝玉抱出轿,再抱上马。宝玉道了谢,才进了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