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逢林莫入[第1页/共2页]

李落鼓励了诸将几句,这一战破釜沉舟,收到如此奇效的确有些出乎李落和袁骏的料想。不过也并非没有蹊跷之处,袁骏所言,此次除了破营时的苦战,草海诸将并不是同心合力,帝圣九彩一支几近偶然恋战,离营以后便即仓猝北上,仿佛并不筹算和大甘马队一决高低。倘若不是帝圣九彩撤兵如此干脆,大甘诸将要想大胜恐怕也不轻易,并且除了李落以外的十二名领军大将无一阵亡,的确是有些不成思议。

这一战如果胜了,草海联军退回漠北,掖凉州还是本来的掖凉州,朝廷也还是本来的朝廷,下一次的敌手不晓得会换做是谁。数年间巡检司如履薄冰,如果不是有李落一肩承担,只怕巡检司衙门早就被人一把火烧个干清干净。万隆帝发愤巡检天下,时至本日,李落初心不改,不晓得万隆帝却还记得几分。

帐下诸将兴趣颇高,谈笑风生,话里话外不过乎李落却敌的神通手腕,行军作战是其一,军心是其二,昔日里何曾见过大甘将士贪婪追杀草海马队的景象,如许的盛景就算大甘立国之初,兵威最盛之时也一定有过。李落领军重方略,不拘古法,英勇判定,兼又狠辣无情,的确是可贵一见的将帅之才。不过这等行军作战的体例也只要李落才发挥得出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收缴草海大虎帐中的财帛可先斩后奏,分给麾下将士,而后只不过传书一封上奏朝廷。到了卓城,万隆帝想必看也不看,批一个准字便交中书令归案了。如此擅权之盛,就算淳亲王也难以相提并论,至于承诺帐下将士的犒赏,大胜以后,万隆帝和朝廷又怎会鄙吝。

凌孤眠坐在元稹下首,听着耳旁诸将恭维奖饰李落的议论,脸上亦有一荣俱荣之意,不过并不似魏子勋那般热切。国无二君,军无二帅,好不轻易能够独领一军,没曾想偏生是在这个西空寂帅的帐下。此次凌孤眠率军北上行军布阵当然可圈可点,颇显老道,一点也不像初度领军的将军,元稹便曾数次奖饰,只可惜与名扬北府的一十三鬼将比拟,这些中规中矩也就失容了很多。此战之前,谁能想过马队能够这般用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窜改而取胜者,谓之神,现在的李落或许就是兵法所载的神将之列,若想在风头上盖过李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定北军副帅元稹和北伐另一支由凌孤眠所率的雄师兵合一处,镇守雁沉州。元稹恪守,凌孤眠不时做好了渡江攻讨的筹办,根据行军阵要策应李落。哪知传返来的军情竟然是一份捷报,李落率部大胜草海铁骑,剑指十堰府,委实让雁沉州诸将心悦诚服,非论相互政见如何,单是李落领军作战之能,的确无可抉剔。

李落望着折江亘古稳定的江流怔怔入迷,兵法有云逢林莫入,这处林山县并非吉地。

林山县地处涧北城以东,县境当中多山多林,不兴农耕牧田,县中百姓多以放牧和打猎为生,也有莳植药材的行当。单说草药,林山县享誉全部北府,卓城里的药铺上了年份的草药很多都是出自此地。不过百姓得利的却未几,多数是这些贩子赚了财帛,而平常百姓翻山越岭繁忙一年,也就只不过勉强糊口罢了,颇是贫苦。

折江对岸,雁沉州。

一江之隔,掖凉州的军情几近就在战罢后的几个时候以内传入大营当中,大甘诸将都松了一口气,交口奖饰李落用兵如神,一十三鬼将名不虚传,另有这等鬼神莫测的马队战法,就算无智将军和龙侯复活,想必也要大加赞美。

到了林山县,此次北伐诸将已收拢马队将士,安营扎寨,就等着李落三人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