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是个有学问的农民[第1页/共2页]

“梁山泊是甚么?另有阿谁黑......黑社会又是甚么?”老二听朱明提及了内里的天下,顿时来了兴趣,一时候就健忘了刚才还被朱明揍了的事情,热乎的往朱明的身边凑着问道。

老太公闻言也是有些忧愁,他天然是晓得本身往外借了多少粮出去,现在一时也是想不出体例来。朱家村有五百户人家,此中五十几户是朱明家的耕户,来朱家借粮的根基上都是耕户以外的乡亲,现在临时免了自家耕户本年的田租,那朱家就即将面对断粮的处境,但是总不能找乡亲们去讨要借出去的粮食吧,没看自家的耕户都没饭吃了,同村的乡亲还能好到那里去?哪来的粮米还朱家啊。

朱明前任固然也很聪明,但是十窍通了九窍,就是读书科举这一窍不通,考了两次都没考中县试,加上朱明老爹年纪大了,就回村担当家业了。

朱家祖祖辈辈都是土里刨食的农夫,就是到了朱明老爹这一代,实在不想家里这么多人却没一小我识字的,以是咬牙顿脚的大出血,从小就送朱明进县城里跟着私塾先生前面读书。

一时候一家人都没说话,氛围一度堕入沉寂。

老太公对于朱明临时免收自家耕户本年的田租非常对劲,实在是他本身就是个俭朴的农家人,见不得同村的乡亲们被活生生饿死。

“小菱,恐怕你们还不晓得吧,前几年我们大宋各地开端遍及大旱的时候,我还在县城读书,阿谁时候粮价就开端涨了,想必这个事情老爹晓得,并且我们京东路是属于重旱区,到客岁的时候粮价都已经涨到了两千两百文一石粮米了,明天年景比客岁更差,那些黑心的粮商必定又是坐地起价!我们家除了牢固资产,活动资金只要千两银子不到,如果本年粮价四贯钱一石粮米的话,全数拿去买粮食只能买到两百石摆布!我们百口高低不敷吃俩个月的!”

这几年大宋天下各地都是干旱少雨,只要江南那一边略微好一些,以是很多人都趁机做起了粮食买卖,从粮米代价便宜的处所买进多量量的粮食,然后运到粮价高的处所卖出,都是赚的盆满钵满,这个事情朱明当然晓得,因为他前几年一向在邹县县城读书,城里的豪强财主们根基上都在倒卖粮食,并且民以食为天,粮食这个东西,不管多贵,有人饿极了,天然不问代价也要买的。

“老三,你整天舞枪弄棒的,那里晓得!他们发卖粮米都要去江南路乃至两浙路,只要那边旱情好一些,以是粮价比我们京东路低,但是你可晓得,不说两浙路,从我们邹县到江南路就有差未几两千里的路程!”朱刚那里晓得环境,朱明不得不跟他解释道。

“我上午让李叔他们家明天的田租不消交的事情,现在怕是咱家的耕户们都已经晓得了,他们日子也是一样的苦,有些种劣等田的耕户日子怕是还不如李叔家,我也是不忍心逼他们再交本年的租子了,但是咱家的积年来都没攒下多少存粮,除了咱家高低的吃穿用度,剩下的大部分都被老爹你借给乡亲们了,现现在家里也只剩下一百六十石的粮食了,再如何省吃俭用也撑不过三两月的,估计过完这个年就没米下锅了。”

朱明赶紧干咳一声,收回了已经严峻跑偏的思路:“并且你们不晓得的是,如当代道乱着呢,边疆到处都在兵戈,海内也到处都是黑社会,就说我们京东路就是梁山泊的老巢啊,如果要去江南路发卖粮食,这一起上都不晓得会碰到多少次黑社会打劫!到时候小命都丢了!”

特别是那些个周边小道八卦消息......咳!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