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进位乡侯[第1页/共2页]

「今晚宫中将停止庆功筵席,到时候请二位使者一同拜见,明日先由丞相与东吴的使者构和,后日朕再亲身召见他们面谈。」刘禅沉吟半晌后回道。

大鸿胪何宗出班奏道:「陛下,东吴遣诸葛瑾、步骘为正副使者前来道贺我大汉二次北伐得胜,现已下榻馆驿数日,陛下是否要召见他二人?」

刘禅说的有理有据、全面详确,魏延闻言自是没法可说,只得躬身奖饰。

刘禅听了感觉魏延说的也有几分事理,但想到疗摄生息是诸葛亮所定下的方略,二者仿佛有些抵触,若冒然采取恐会摆荡相父的威望,但若不采取,又有不纳重臣良言之嫌,摆布难堪,委实难决。

群臣见天子久未出声皆心有迷惑,偷偷地看向御座。刘禅发觉到一道道看望的目光射来,额头上不由稍稍冒出汗水,他久思无策,遂带着求救的神情向诸葛亮望去。

董允应了一声,走到群臣面前,接太小黄门递上的圣旨,展开念叨:「诏曰:去岁秋冬,藩国乞援,朕体两家盟好之义,欣然应允,出兵讨贼,诸葛丞相,奉朕诏旨,带领王师,北进关中,破贼数万,光复城池,伪逆胆怯,敌酋丧胆,威震天下,朕甚嘉之。

本日该议的事都已议完,群臣皆无事再奏,无一人答复刘禅的问话。刘禅见状,遂点头道:「既如此,本日就先议到这儿吧。」说罢,给内侍使了个眼色。

此事早已是朝野公论,又经丞相府府议肯定,群臣自是大多附和,几近尽皆称是,独占魏延有着分歧的定见。

自入仕以来,杨清屡立大功,现在已累功升至前将军、雍州刺史、丞相参军、临昌亭侯的高位,在季汉朝堂上委实算得上排名靠前的重臣,故而此次插手朝会,他的班位仅在诸葛亮和刘琰的前面,站在了诸多老臣之前,颇惹人谛视。

「臣等恭送陛下,陛下长乐未央。」群臣齐声见礼。

饶是如此,全部大殿还是充满着稠密的高兴之气,毕竟季汉在一年以内连胜两场,国力上升势不成挡,君臣高低自是无不奋发。

诸葛亮见刘禅一脸难堪的神采,却没有当即开口为他得救,而是面带笑容地对朝他点了点头,目露鼓励之色。

不过杨清倒是一脸安静,神情自如地站在刘琰身后不发一言,仿佛涓滴都未发觉身后意味各别的目光。

刘禅点了点头,说道:「嗯,张卿此言甚是有理,我军虽接连得胜,但将士死伤也是很多,是得暂熄兵戈、与民生息。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诸葛亮也适时地站出来赞道:「圣明无过于陛下,所谓疗摄生息也不是全然闭关戍守,如有战机,亦当乘势进取。」

董允一口气将封赏圣旨念完,杨清、魏延被点到名字的功臣齐声谢恩,圣旨中念到的大小功臣足有二十多位,但此时能亲至朝堂受封领赏的只要寥寥数人。

因为诸葛亮受先帝遗诏辅政,以是丞相府才是现在季汉朝廷真正的权力核心,国度此后一两年的方略早已被丞相府肯定,之以是还拿到朝会上再议一遍,实是因为诸葛亮要保护天子刘禅的权威,免得有专断专行之嫌。

封赏既已结束,接下来就开端朝议国度下一阶段的方略。

刘禅见状颇受鼓励,不由自主地沉着下来,思路豁然开阔,朗声道:「魏卿之言也不无事理,只是雍州大半虽被我大汉光复,但关中大半亦仍在伪魏手中,去岁伪魏吃了大亏,本年必会向关中增兵,如此一来我军要想再觅良机将会非常困难。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