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五章 古董圈子里的“朋友”[第1页/共2页]

他几次找到那人的家里去,可每次去都是铁将军把门。

“能捞起来吗?”

这位既是厅级干部又是“玩瓷妙手”的朋友,一放下电话,就驱车100多千米赶到老于掌柜家里,不料是欢畅而来绝望而归――朋友一眼就看出那所谓的元朝青花瓷罐,不过是仿造的假货罢了。

在藏界,他的画作代价不竭上扬。

他用手指量了量,瓷罐高约31厘米,罐肚周长约34厘米。罐身上的鲭、白、鲢、鳜(谐音“清、白、廉、洁”)四鱼形状各别,栩栩如生……老于掌柜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类元朝青花瓷罐的什物。

老于掌柜窃喜,因为他从电视上看过一则消息:

“说贵了吧,乡里乡亲的,我开不了阿谁口,你也拿不出。就图个吉利――6万吧――六六大顺!”

他善于山川、花草,并重视写生,所作正视章法上的真假、繁简、疏密的同一;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在行笔谨慎处,有纵横奇峭之趣。

一行来到黄州。

老于掌柜取了钱数给张老头,张老头把那罐子给老于掌柜时,一副恋恋不舍的模样。

所谓“捡漏”者,普通是指在保藏品市场寻觅时用低价购得高代价的藏品,或许是对方底子不懂其代价,或许对方忽视了其贵重之处,归恰是买的人捡了个大便宜。

张老头说:“这贵重的东西,哪敢全数放在家里?阿谁我也用麻袋装着,不过放在这门前的塘里了。”

“捡漏”,是保藏范畴里有一个很引诱人的词。

2006年晚秋的一天,老于掌柜应邀赴武城列席了湘北省官方保藏品展览揭幕式后,兴趣勃勃地浏览展品。

在我国近当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帝都的花鸟画大师齐白石,而“南黄”说的是江浙的山川画大师黄宾鸿。

老于掌柜说,曾经看过一句名言:信赖别人是一种品格,被人信赖则是一种幸运。但这一名言让我大跌眼镜,恰是这类等闲地信赖给我变成了一次没法弥补的大错!

邻居说:“早就不见那人的人影儿了”。

“水深,不好捞,你如果要,今后找机遇捞起来给你送去。”

老于掌柜捶胸顿足:“骗子啊,大骗子!”

说罢,他掉头就走。

朋友就是相互之间的信赖,朋友就是在你最需求他的时候出来的阿谁!

当然,也有很大能够是自以为“捡漏”而实际是“走眼”的时候,先喜而后窝囔只好吃个大哑巴亏。

客籍安省歙县、生于江浙金城的黄宾鸿平生超越两个世纪,两种期间,终究以中国画大师名世。

前不久的7月12日,一件名为“鬼谷下山”的元朝青花瓷罐在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卖时,由伦敦古玩商埃斯凯纳齐以1568.8万英镑(约2.45亿元群众币)投得,创下向来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同时革新中国瓷器及中国工艺品拍卖代价的天下记载。

瓷器的故里的中国,在瓷器烧制史上,元朝青花瓷占有非常首要的位置。

老于掌柜连续几天,头发大把大把地往下掉,没多久,他便秃顶了……

因而,从器形到釉色,从青花到纹饰,从内壁到底足,从显色到气泡,他又仔细心细地看了一遍,感受是同质料上先容元朝青花罐瓷一个样,便问张老头:“传闻这罐有两个,是吗?”

老于掌柜此次就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啊!

2005年的一天,老于掌柜在黄州街上相逢一个老乡,那老乡见了他一副喜出望外的模样:“我正要找你,奉告你一个好动静:我们垸子最西头那一家的张老头,前些天走财气,到山上挖树坑,挖到一座古墓,拣到两个罐子,青花瓷的,釉面光滑平整,一个教员说是元朝青花瓷罐……”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