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青原山净居寺敬香[第2页/共2页]

“昆仑,老天爷仿佛不想让我们走了。”荆竺道,“下山后跟小波说说,在前面的镇甸买一些斗笠和蓑衣,一天走个几十里也好,我们不能被困在这里。”

“天下最难说清的书就是《周易》,能说清的恐怕只要孔贤人。”荆竺道,“易,就是变,包含着‘易’和‘不易’;穷则变,变则通,‘变’是永久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定命’。”

“文信公二十岁即金榜落款得中状元,官至宰相,受封‘信国公’,期间为抗击元军而散尽家财,招募五万之众进入临安府勤王,就是现在的杭州府,厥后败走广东持续抗元,文信公独一的一个儿子和他的老母亲都前后病逝,终究兵败被俘,四年后慷慨就义。”

……

“先生能详细说说它的用处吗?”昆仑问道。

“先生!我们真的能见到他吗?”祁玉依偎着荆竺。

“子曰:见贤思齐。天下的读书人都敬佩偶然令的人。”荆竺回应道,“既然来了,我们就去祭拜一下,夜里我写一篇祭文。”

“先生也是读书人,也想成为文信公一样的人吗?”祁玉问道。

“那我们就尽力些。”

“先生懂的真多!”祁玉面带愧色,“我甚么都不懂。”

“前面应当是吉水县,属于吉安府,再往前走几十里的‘青原山’有座‘净居寺’,寺庙东南边百里有个‘富田镇’,就是宋朝‘文信忠烈公’文天祥的故里。”荆竺回应道,“我们去净居寺四周借宿,明日一早去敬香,然后去富田镇。”

“江山到处有美景,岂知风雨起江湖。”荆竺牵着祁玉的手说道,“下山吧,谨慎路滑。”

“听老天爷的吧!”荆竺浅笑道,“他把我们留在这里是想要我们持续尽力。”

“真受不了你!”祁玉低声说道,“昆仑和小幽就在前面,也不怕被听到。”

夜里,四人洗漱后聚在一处叙话。

凌晨一场大雨下了两个多时候,荆竺只得在午后解缆,一行人冒着细雨走出去不到两个时候,天气又黑了下来,空中开端飘起了牛毛细雨,还伴随模糊的雷鸣声,看景象又将有一场大雨。

“你说我如何几个月了都没有怀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