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只知苏相而不知天子[第2页/共2页]

这位位高权重,查起案来也不怕获咎人,再加上徽宗对他行动默许,一旦查到谁头上轻则头顶乌纱帽不保、重则脑袋搬场,他行事雷厉流行惯了,连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宁王赵砾幸运逃脱,退出城外骊山行宫中,却被从千里以外赶回勤王赵肃斩杀在马前,那害死靖亲王偷袭的弓箭手被赵肃扒了皮挂在了城门前,当时少年赵肃眼中的煞气连徽宗都不敢靠近。

在朝中夔王是个特别的存在,大臣们害怕他雷厉流行的手腕,却又敬他的本领。昔年边关战乱,有他镇守便能保边关承平;天下安宁时,有他在朝中便起不了甚么大乱子。

在世人觉得大倾即将迎来他的重生的时候,未曾想到积年天灾、西燕虎视眈眈战乱不休,靖亲王陷于后代情长当中,而后边关战事安定后,约是因为被当年被迫迎娶西燕公主一事寒了心,靖亲王交出了手中的兵权,只做个闲散王爷。

徽宗固然气江湖中人行事放肆,但大倾这些年来都重文轻武,极弱已久,也难怪天子脚下那些江湖中人竟如此行事了。

他几近以一种残暴的手腕将与宁王勾搭的翅膀一一挖出鞠问,当时汴梁长街的血洗都洗不洁净。

固然施针需求七天时候赵肃内力才气规复几成,但是赵肃醒来后的第二天在徽宗与大臣们翘首以盼之下夔王殿下定时上朝。

就像是此次,江湖中人齐聚在汴梁城,徽宗整天的在丹房中求仙问药鲜少过问这些事发觉不出,但一些历经两朝的老臣们却能看的出此次江湖人行事这般乖张,看似是以插手武试的名义、实则是别有用心,有挑衅朝廷严肃之意。

千钧一发之时,还是靖亲王带领近卫勤王,在乱军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却为了救徽宗而死于乱军箭下,靖王妃闻此凶信自裁于靖亲王灵前,靖亲王府一夕之间分崩离析,只剩下两个不及弱冠的少年。

靖亲王退隐过后,苏显与宁王赵砾便成了徽宗的左膀右臂,一步错步步错,宁王在徽宗倚重之下欲壑难填竟然生了反心,与西燕勾搭几乎变成了大难。

但因本年科举特许江湖后辈插手,提出此发起的不是别人,恰是苏相,再遐想到那些江湖人在汴梁城中行事如此肆无顾忌,若朝中没有倚仗,又怎会如此。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