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二十三章偏师[第2页/共4页]

而折汇心机也不比他慢多少,方才插了一句,仿佛义愤填膺,但这会儿嘛,倒是目注张培贤,一点开口的意义都没了。

以是说,张培贤此举实在再公道不过,将折汇,赵石两人调开,才气最大程度的将兵权握在本技艺上,这是每一个统兵大帅必须,也应当做到的,不然未战,胜算便去了几分,两人都可谓是身经百战之人,这点浅近的事理又如何能不晓得?

此时已是大秦咸宁六年八月初,气候渐凉,秦军终究筹办安妥,雄师开赴,已在朝夕之间,大将军张培贤召众将议事,折汇一部,没甚么好说的,留守潼关,为雄师输运粮草辎重。

如许的方略旁人自无话说,而王佩是大喜过望,虽为偏师,却能避重就轻,独当一面,可谓遂了心愿,若能先一步到洛阳城下,不定还能抢了东征头功,这对于军功不显的王大将军来讲,说是不测之喜也不为过的。

“头一个,请大帅予我战马五千匹,大帅此番率军东去,多为坚城要塞,骑军用武之地殊少,不如多予末将一些,末将这里有大用处。

张培贤猛的挺直身子,段德,折汇两人也是一惊,折汇更是蓦地睁大眼睛,抢先厉声道:“不成。。。。。。赵将军莫非想造反不成?”

赵石站起家,至心诚意的躬身一礼,道:“大帅放心,只要有赵石在,定叫金人不敢向南一步。”

但赵石自有说辞,神采不动之间,开口便回了一句,“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若无征兵之权,只召些民夫,粮草辎重该如何算法?强拉民壮,定使民怨沸腾,又得管束我多少兵马?可不遂了金人情意?

想想就晓得,他这一起必定是要过河的,只要过了黄河,也就差未几成了孤军,如果谨守河岸,功绩苦劳的甚么不说,还凶恶的很,金人一旦出兵,他这里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唯有一战罢了,若那样的话,实在非论胜负,都将是计谋上的失利。

心中豪情顿起,情意便决,一拍桌案,大笑道:“好,本帅就允了赵将军,朝堂之上,便由本帅为你说话,但。。。。。。赵将军牢记,莫要贪功,若我雄师后路有失,使众军处于险地,本帅任人不明,丧师辱国,难辞其咎,但之前,本帅却要寻赵将军说话,望赵将军好自为之。。。。。。。。”

张培贤捋着胡子,目光明灭,到底是老将,头一个想到的便与段德分歧,只一听赵石这个话音,便在内心念叨了一句,好大的派头,莫非还想全取河中之地不成?

当年赵石随军东征,河中之地,六合荒凉,百姓困苦,桩桩件件,皆我亲眼所见,我大秦起兵,当解万民痛苦,善用民气才是正理,怎能背之而行。。。。。。。若大帅能允了这两条,末将包管,不使金贼一兵一卒渡河而来,保得雄师后路无忧。。。。。。。。。大帅觉得如何?”

既然明白这个,之前又多少已经有了预感,赵石此时的挑选余地并未几,究竟上,他也很能了解张培贤此时的处境,雄师出征,没有多少取巧之处,梳理高低,亲信之人充于要职,忌任人唯亲,更忌任人唯贤,骄兵悍将,恩威并施,才气让全军高低搏命效命,一力向前,打理好这些,才是粮草辎重,或是敌军军情等等等等,南征蜀中之时,那是非常时节,不然的话,当时的他德望都不敷以统帅大兵,想要理清十余万雄师的干系,定然也让他焦头烂额。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