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四)[第2页/共3页]

蒋德璟倒是非常不满。他也是给东宫上过课授过书的,可不认同东宫这番谈吐。临时不说如此激进是否会导致天下大乱,湖广腐败,光是援引女祸之言便不甚吉利。更何况武媚对唐太宗进言以后,因锋芒太过而被太宗置于冷宫,本来就不是甚么好兆头。

朱慈烺喜出望外之余,天然不会健忘乘胜追击,当即道:“父皇陛下,太病院现在正要去天津卫防疫,侍卫营既然要移镇洛阳,则请陛下以天津城防营交由东宫节制。”

朱慈烺对这位首辅没有任何好感,振声道:“天下如此动乱,兵凶战危,谈何全面?孤只要杀贼之心,断无轻易之理!”

崇祯听太子字字铿锵有力,心中已经信了大半,道:“我儿自幼长在宫中,这临阵对敌之事,调剂诸将之要,可有章程?”

“当日唐太宗有狮子骢不能顺服,武媚以三策进呈太宗天子。”朱慈烺晓得在场诸位没有不晓得武则天驯马这则典故的,故而言简意赅道:“一曰铁鞭,一曰铁锤,一曰匕首。问之则曰:良驹当为天子之坐骑,如果不得顺服,留之何用?现在各镇皆如此狮子骢,如果不能忠心王事,反而残虐百姓,废弛官军威名,留之何用?”

她一向以本身从不干与外事而高傲,但是当日不准儿子出宫防疫已经破了例。当时候还能说儿子长在内宫,甚么都不懂,可现在防疫之事的确是卓有效果,贩子中垂垂规复了繁华,就连周镜每次入宫都不住赞叹,可见皇宗子的确是个能成事的大人了。既然如此,皇后另有甚么来由出言干与?

“太子回宫之前,坤宁宫便一向持斋。”周皇后的鼻腔被堵住了普通,闷声道:“一干女官,随我迟早诵经,祈求神佛保佑。”

明朝文人多有游侠情怀,即便武将职位低下,也以为弃笔投戎是一件值得高傲的事。就连万历天子小时候,也曾在内宫中玩过军训,只是被张居正喝止了罢了。现在皇族藩王中多有贪婪胆怯而死者,如果太子真能去火线抚军,也的确能够大振声望。

朱慈烺本来只是希冀获得一封抚军洛阳的明旨,不成想竟然获得了代天亲征的报酬。既然是代替御驾亲征,便能够以天子仪仗行军在外,各地州县谁敢不从?并且天子陛下有“充入东宫幕府”之语,这就让朱慈烺有了人事权和定夺权。只要碰到人才,便能够支出幕府。看到不扎眼的处所官,也可操纵天子仪仗当场措置。

李邦华与朱慈烺更加熟络一些,晓得太子礼贤下士的风采,并不介怀。冯元飙天然也跟着轻松了很多,何况本日他还是太子的功臣,过分拘束反倒显得生分。

“父皇陛下,”朱慈烺道,“蒋先生所言甚是,只是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援兵不至,莫说让秦督一举剿除闯贼,怕就怕闯贼献贼合兵一处,反攻洛阳。到当时,秦兵锐气已丧,客居异地,如何守得?洛阳如果再陷贼手,官军恐怕再无胆气与贼兵血战。”

代天亲征!

——儿臣……臣字抢先……

崇祯帝内里也是非常欢畅,一则是有儿若此,接连两代贤明之主,说不定真能答复皇明。再者是本日召对商讨,竟然能够立时处理,也算是罕见的高效。如果每件事都能如此轻松定夺,这天子做得也就不那么累了。

“先生请说。”

“喻先生来过了,来过了。”冯元飙非常不美意义:“只是老臣这病根已深,若要肃除恐怕不易。”

“本兵还是多加疗养,我大明名医国手甚多,断无不治之症。”朱慈烺欣喜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