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真正的养蠹斋[第1页/共2页]

张君宝惊道:“如何这里也有一本《飘叶集》?我在碎金书阁也见到一本《飘叶集》,却不是用血写就的。”张君宝翻开封皮,内里也有一首诗。曰:皎皎苍苍千里同,穿烟飘叶九门通;东流不作西归水,玉轮金辂驻虚空。

张君宝一愣,说道:“何为血经?”

老妪喃喃道:“九阳真经?九阳真经?昔年‘九阴真经’现出江湖,引发了一场大难,这‘九阳’出世,怪不得苏门山会将这金牌送给你。”

老妪不屑道:“戋戋一本泥金经文,有甚么大惊小怪的。”

老妪道:“嗯,也好,那些个瞒天过海的书阁,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不看也罢,看了徒蹭烦恼。”张君宝感觉婆婆这话说得也不错,苏门山的那些门客绞尽脑汁研讨书阁当中的武功秘笈,有的十几年都不肯拜别,岂不是自寻烦恼么?

此时张君宝已经喝完了药粥,老妪转过石桌,在那怪石嶙峋的石壁上面摸了几把,只听“嘎吱吱”地声音,那处竟然开了一个门洞。老妪道:“你既然带了金牌,想必是为了此地而来,你且出去瞧瞧吧。”

老妪“哼”了一声,说道:“瞧你年纪悄悄,竟然满腹谎话。在少林寺藏经阁供职的和尚都不准习练武功,你的师父又如何会武功?何况少林寺门规森严,传授武功必先脱发受戒,你尚未剃度,又如何会有人大胆传授给你武功?”

老妪道:“‘血经’便是高僧用鲜血配金粉写就。数百年来,传世的‘血经’也才不过三本罢了。”

崖下的这间“养蠹斋”固然宽广,但是书并未几,也都没有分门别类,混乱地摆在石案之上。张君宝顺手取来一本书,上写着《如阿毗达摩心经》,上面的字闪着金光,竟然是用泥金写成。张君宝顺手翻了几页,见内里的经文也都是金光闪闪,这一部经籍竟然通篇都是泥金写就的。张君宝不由得被惊呆了,泥金经文一说只册本中瞧见过,连少林寺的藏经阁都未曾有泥金的纸卷,而这里竟然有整整一部的泥金《如阿毗达摩心经》。张君宝喃喃道:“泥金乃是以菩提树根和海蛟之金鳞熬制七七四十九日而成胶,用此胶蘸金箔於碟内干研。胶不成多,多则水浮金沉,不受指研矣。俟研细,金箔如泥,黏于碟内,始加沸水。研稀漂出胶杂物,微火炽干,再加新胶使凝之,曰:泥金。当用之时,将泥金碟置于沸水中化开,书成以后,纸上隐有金鳞状。”张君宝一边念叨一遍将手中的经籍斜斜看去,诧异道:“这泥金的字上面公然有金鳞状斑纹,本日得见如此珍宝,真是不虚此行了。”张君宝忘乎以是,竟然忘了是被人打下绝壁,而不是到此一游了。

张君宝道:“婆婆,其间只要你我二人,我又骗你何为。那篇强身健体之法叫做‘九阳真经’,厥后我师父圆寂,我就此下山,又跟一名武林前辈学了几式拳法,仅此罢了。”

张君宝又想起在碎金书阁瞧见的那部《飘叶集》中的诗句:皎皎苍苍千里同,穿烟飘叶九门通。珠帘欲卷畏成水,瑶席初陈惊似空。这两首诗的前两句不异,后两句却截然分歧。张君宝再今后翻,这部《飘叶集》的前面也是通篇无字,只要一片片的叶子,那叶子是红色的,鲜红欲滴并泛着金光,也是鲜血画成。

张君宝道:“小子自幼无父无母,是被我师父从少林寺后山捡返来的。然后就跟从师父在少林寺藏经阁杂扫,厥后……”张君宝想到师父圆寂,本身也无处可去,内心戚戚,又道:“厥后我师父圆寂,我也流落街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