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和珅的"雅贿"艺术——清代官场默契交易的巅峰形态[第2页/共2页]

北京琉璃厂的"汲古阁"总在戌时初刻挂出羊角灯,灯罩上绘着岁寒三友的掌柜,实为和珅的赤手套。某日,陕西道监察御史送来唐寅《山居图》,三往厥后取时,画上多出枚白文鉴藏印"致斋珍玩"。这方印的钤盖位置大有讲究:若在题跋处,表示买卖达成;若在边角,则是还价还价的表示。正如《墨子·尚同》所言:"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全部买卖链条如提线木偶,每根丝线都隐在文明雅趣以后。

更精美的是他发明的"借画还银"术。某日,山东巡抚献上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和珅当众赞叹:"此画气象万千,当值令媛!"隔月却派人归还,画轴中埋没银票八千两。这番操纵暗合《品德经》"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聪明,正如纪晓岚在《阅微草堂条记》中暗讽:"古玩书画,宦海之通宝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