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施润泽滩阙遇友:商道中的风险均摊法则[第1页/共2页]

姑苏河边的芦苇荡里,施津润的货船像片枯叶般在风波中颠簸。舱底的桐油桶“咣当”撞向船板,他死死攥住桅绳,对着浓云密布的天涯嘶喊:“彼苍要收我施津润,也得问问河伯答不承诺!”话音未落,一道惊雷劈开乌云,照见滩涂上有个黑影正冒雨奔来——竟是三年前被他逐出商队的旧仆朱恩。

次年春,施津润押送十万匹丝绸走海路。船队过黑水洋时突遇倭寇,七艘货船被围。危急时候,朱恩率众船夫驾小舟突袭——他们不攻主舰,专砍敌船缆绳。倭寇为保战船,只得放弃货船回防。这“围魏救赵”的战术,原是施津润与船工们推演沙盘时揣摩出的。

2、风雨同舟见肝胆

这般“分甘共苦”的做法,好似《史记》所载范蠡的“令媛散尽还复来”。当年朱恩偷粮,是因人为不敷养家;现在施津润将风险与利润捆绑,正如《盐铁论》所言:“与人分货,则磨难同之”。未出三月,施家商队的脚夫竟自发构成护船队,沿途山匪望旗而退。

十年后施津润成江南首富,却在太湖滩涂结庐而居。每逢暴风雨夜,他必燃篝火为过往商船引航。某夜朱恩携子来访,见茅舍墙上挂满船工名册,每页皆注“某年某月某日同舟”。白叟摩挲着册页道:“这上面的名字,比库房银锭更金贵。”

朱恩跃上货船时,腰间麻绳已捆着三根浮木。他二话不说跳入激流,将浮木紧紧绑在船侧。施津润要抛绳索相救,却被他吼回舱内:“店主管货,我管命!”这声“店主”叫得施津润眼眶发热——当年少年偷粮,喊的也是这般情急。

滩头断指续前缘,风雨同舟义薄天。

最妙的是货船设想:每船埋没隔水舱,即便中弹亦不淹没。此法源自《墨子》守城术中的“备穴”篇,施津润将其化用商道,将风险分离于船体各处。正如老子所言:“有之觉得利,无之觉得用”,那些空置的隔舱看似华侈载量,实为保命底子。

恰是:

这番话让人想起《庄子》中“涸辙之鲋”的寓言——世人总觉得施津润在施恩,却不知他才是被江湖后代托起的舟楫。正如他在商经中写道:“风险如潮流,独舟易覆,连舸可破浪。”那些曾与他共担风波的姓名,早已化作商道上最坚固的浮桥。

待风波稍息,二人瘫坐舱内烤火。朱恩从湿衣里摸出半块硬饼,掰作两半:“店主可知,这饼是您当年逐我时给的?”施津润喉头一哽,忽想起《吕氏春秋》中豫让刺赵襄子的故事——真正的义士,从不会健忘一饭之恩。

4、连环船阵破暗礁

这招“恩威并施”,暗合《韩非子》“刑德二柄”之道。施津润早看出朱恩赋性不恶,只是家贫所迫。当年看似绝情的惩戒,实为本日埋下伏笔。正如《战国策》中孟尝君摈除门客冯谖,却又暗中关照,终得其“狡兔三窟”之谋。

1、断指盟约埋暗线

莫道商海孤帆远,且看千灯照夜船。

5、滩涂篝火照乾坤

喜好堪破三千世相请大师保藏:堪破三千世相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五年前朱恩偷卖库粮时,施津润当着众伴计的面剁了他半截尾指。血溅帐本的顷刻,谁也没留意这少年眼中闪过的愧色。直到彻夜危难相逢,朱恩从怀中取出个油布包——里头裹着当年那截断指,另有张按着血指模的借券:“店主逐我出府时,往我破袄里塞了五两银子。”

三今后货抵杭州,施津润将朱恩的名字添进货单。众掌柜哗然:“让个船夫占三成利?”他却指着船埠夫役道:“诸君看那些扛包的,若每人分得半钱,这船货能早半日入仓。”说着摊开帐本,竟将此次收益划作十份:三份留本,三份均分船工,四份按功行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