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序列编制(九一八前后)[第1页/共5页]

都督福岛安正中将(1913年4月26日任职),参谋长柴胜三郎少将、福田雅太郎少将、西川虎次郎少将。

关东军历任司令官、参谋长(司令部设旅顺)

第14师团(同年4月30日调派)师团长松不直亮中将、参谋长大串敬吉大佐。步兵第27旅团旅团长平松豪杰少将:步兵第2联队联队长田中静一大佐、步兵第59联队联队宫村俊雄大佐。步兵第28旅团旅团长平贺贞藏少将:步兵第15联队联队长甘舶重太郎大佐、步兵第50联队联队长冈原广大佐。野炮兵第20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平山兴示郎少佐、工兵第14大队第2中队中队长熊泽忠喜大尉、轻重兵第14大队第4中队中队长江田定文大尉。

为加强军事侵犯的带领,日本侵犯者以原都督府之陆军部做根本,关东军司令部,实施军政分治。

混成第39旅团(1931年9月19日由朝鲜侵入中国东北)旅团长嘉村达次郎少将:步兵第77联队联队长中岛铁藏大佐、步兵第78联队联队长山县乐水大佐、马队第28联队第2中队中队长谷顺造大尉、野炮兵第26联队联队长池野松二大佐、工兵第20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石衍和郎大尉。

关东军的任务和驻扎师团变动环境(1909-1931年):

这一年,时价其军队轮换,第6、8、14师团均奉令回到日本,新调入东北的军队为第3、7、16师团。

马队个人:马队第1旅团

第14师团1909年。

关东都督府(辽阳)

为了扩大对华侵犯战役,日本当局在同年5月1日点窜后的《帝国国防目标》和《帝国用兵纲领》中肯定了作战目标:一旦有事,制敌机先。敏捷达到战役的目标和陆水兵协同业动,采纳先发制人的守势,追求速战持久。同时.还肯定对中国作战的初期目标是,占据华北要地和上海四周,庇护帝国权益和日本外侨等。同年6月2日,其陆军部制定的《昭和12年(1937年)度的对华作战打算》中规定:“在对华北作战时,除畴昔的2个军(5个师团外),按照环境再增加3个师团,需求时还能够在华北五省(河北、山西、山东、察哈尔、绥远)停止作战;对华中方面,本来打算以第9军(3个师团)占据上海四周,但是这方面的中*队增加了兵力…是以,打算调新编的第10军(2个师团)从杭州湾登岸,从太湖南眼进步,两军策应向南作战以实现占据和确保上海、杭州、南京三角地带”。

司令官尾野实信中将(1922年任职)、参谋长川田明治少将。

关东军是日本陆军的一个首要构成部分。它因侵驻我国的东北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从1907年起,日本在关东州驻扎有1个师团和6个铁道守备大队的兵力。1919年4月12日,日本改关东都督府为关东厅。

旅顺重炮兵大队、关东军宪兵队等。

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中国驻屯军第1联队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中国驻屯军第2联队联队长萱鸠高大佐。

混成第14旅团旅团长服部兵次郎少将:步兵第25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蠊江正太郎少佐、步兵第26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宫本德―少佐、步兵第27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松野尾胜明少佐、步兵第28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米山米鹿少佐、马队第7联队第2中队中队长高栋佐太郎大尉、野炮兵第7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高森孝平少佐。

第16师团从日俄战役后至1909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