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千钧一击(四)[第1页/共3页]

全部长安便在错愕不安与绝望心凉中苦熬了一月不足,在秋风秋雨将满城的树叶染成金黄色时,相州捷报挟风带雨地直冲进城。

她咬了咬嘴唇,尽力健忘方才内心嘀咕的话,与他的众姬妾一样,绽放一个娇柔的笑容,回身勾着他的脖颈。精华只一味扯着笑,并不说话,心内再明白不过,自成了他的姬妾,纵是万千宠嬖,也再不能像畴前疆场上那般心神相映,剖心订交了。

如此,精华方才如释重负。

“老奴奉贤人丁谕,特来奉养秦王殿下换衣重束冠带,还望校尉行个便利,好教奴婢们完了差事,尽快归去覆命,大帐那头但是等不起……”一名年纪稍长的老内监一板一眼的调子飘过来。

但眼下她怀中还揣着杜如晦的短笺,便将那遗憾之心分了大半出来,惦记取如何能从速传信予秦王,不至于迟误了大事,偏这一等便是五六日都不见秦王回至弘义宫,她随身的侍婢日日去宫门口听着动静,来回折跑,几近要跑细了一圈腿,也不见秦王人影。只把精华急得恨不能去闯宫。

唯有一桩,引得她的心机转了好几圈,便是精华的形状,见一次暗淡一次。这一次见,原该是阖宫高低欢欢乐喜的日子,精华竟是慵懒偶然,一副百无聊赖漠不体贴的模样,全然不见昔日华光异彩的神情,只在教诲四郎骑射时方能打起些精力来。这一日日下去,恐是要不好。

当下没有二话,各处一阵慌乱,大车辚辚,人仰马嘶。另有内监忙不迭地往朱雀大街净路开道。时至中午。诸位皇亲贵戚们,终是各就其位,各安其宫了。

这一起行得极畅快,她模糊发觉她与杜如晦苦苦等候,为之暗中辛苦筹划了三年的日子已是不远。只求秦王果然能如杜如晦所料的那般,速速地收拢起公众朝臣们的心,也盼望着太子一党能顾忌镇静得蠢事连连,愈是对秦王步步相逼,酝酿好久的那一刻便来得愈干脆。

秦王回城旬日,穆清从弘义宫出城的一起,坊市间,酒坊内,听闻的对秦王的赞美之词,言辞至极,几近起腻。

李渊年龄已高,拼杀之心也在这几年的和顺繁华中消磨殆尽,竟召来了裴寂与太子等人,仓促地商讨起迁都的事来,大有要与突厥分庭而治的意味。动静不胫而走,长安城中非论布衣商客,还是官宦人家,无人还能安坐于室。

玄月初九前夕,精华烦躁至无以复加时,跑得满头汗水的侍婢冲进她院子的正屋,来不及施礼问安,指着外头的来路道:“殿下……殿下返来了,正往……我们这院来。”

精华直愣愣地望着李世民往大帐方向大步走去,这景象美满是她料想以外,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此处毕竟分歧于弘义宫。她到底没敢硬闯上前拦他的来路,眼睁睁地看着他背影消逝在重重错落的营帐背面,只得原地跺顿脚,自回营帐去了。

临来前杜如晦嘱她带话予秦王,称现在功高威立,无需过谦,只将以天下为己任的态势摆在明面上便可。照着眼下这情势来看,秦王恐怕早已被架在了高处,便是一味自谦不肯拿出心胸天下的款儿来,也是不成的了。

这一战甚是凶恶,突厥二可汗向长安围逼来,重生王朝的兵力在比年不休的收缴战中多有折损,应对个把兵变兵变另不足,可面对突厥倾国而来的铁骑不免胆怯。长安城墙仿佛已能感遭到铁蹄踏地的震颤。朝中的权臣们才刚尝到安宁与权力的滋味,目睹着到手不几日的繁华即将要灰飞烟灭,连日来朝中无不惶惑。

次日便要出征迎战突厥人,精华忙托付了短笺予李世民,待他细细阅看过,她在一旁期呐呐艾了好半晌。李世民只当她是不舍本身出征,探臂揽过她笑着安抚,“这也不是头一遭出战,这些年来不敢说出战过百,也绝很多于五六十,这原已是家常,为何又要担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