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散财帛初露锋芒(一)[第1页/共2页]

穆清睁大了眼睛,微微挑起了眉,“那些,那些女,陪酒卖笑的歌女,也是你财产中的……”

厢外忽有人禀报说是康郎进坊来了。杜如晦挑开帘幕向下张望了几眼,便让人去请了他来隔厢中坐,转头又问穆清:“康郎,在往吴郡的上,你也是见过的。可还记得?”

穆清约莫晓得这是甚么处所,却不美意义扣问。“恐怕杜淹为寻你,遣人暗跟了我,只能带你来此。此处是我的私产,外人只当时刘管事的财产,甚少人知,故安稳些。”杜如晦抱愧地解释道。

说话间有人奉上了酒食,在余杭时一府内糊口了四年,杜如晦知她爱食河鲜,故叮咛人多做了几道鱼鲜。饭毕有仆婢来撤下酒食,奉上一壶桂花酿,并几盘时下的果糕饼。时价八月,桂正飘香,桂花酿恰是香浓时。穆清原不喝酒,只因杜如晦力荐了,便饮了几盏,酒力倒是不弱,连饮了几盏桂花酿,竟无甚反应。

不免又是一番推杯换盏,康郎酒壮胆气,大声嚷嚷,“士农工商,世人皆知士在位,受人敬佩,商在开端,是为轻贱,岂料商中富商原就是那些个有权在握的士族,财帛和权益本就是装在一个袋里的,小商客们或凭借富商捡漏糊口,或逐步遭架空并吞。士农工商本就是个尾相连的圈,世人尽在圈内,一个也跑不了,哈哈哈。”虽是酒话,穆清听了心内直点头,这康郎看着集约,竟是个明白人。隔厢间相谈得正欢愉,杜如晦抬眼望了望窗外灯火嶙峋的漕河,俄然问道:“传闻西北寒凉地甚是缺盐,康兄可有想过贩些盐归去售卖?”

那康郎虽正在酒兴上,但脑筋还算腐败,忽听到这么一问,放声大笑起来。“杜郎是饮多了说胡话罢。虽说现在无盐禁,任谁都可煮盐贩盐,可南边经过漕河运来的盐,到了江都都捏在了杜淹手中,到了西边又尽数落入薛家。谁不知这漕河它姓王,要在这王姓河上过的盐,只要杜淹一家罢了,他家的盐到了西北又都姓了薛,我又如何贩得?”

杜如晦拉开她的手,凝睇着她透着粉红的脸颊道:“你终是我的夫人,莫说二十七个月,即便是要等二十七年,我自会等着。”穆清低头盯着桌案看,不敢昂首看他,心口突突乱闯,过了一会儿,只听他又道:“那些歌女,自有可靠的人管带,我并不插手那些事。开这栖月坊的本意是密查四方动静,交友八方客,而不在赚取那些脂粉酒肉财。莫藐视了那些歌女,个个都是通达的耳目。”

隔间门上轻叩了两声,有个小厮引着康郎进到隔厢内。穆清跟着杜如晦起家见礼,那康郎乍一见穆清微微一愣,转而向着杜如晦笑了起来,“杜郎好福分,鄙人几时该备上厚礼来讨杯酒水吃?”穆清脸上刚褪去的红晕又模糊闪现,康郎自是个有眼力见地的,看看穆清,再看看杜如晦蹙起的眉,忙嘲笑道:“娘莫怪,鄙人一介粗鄙胡商,说话鲁莽惯了,不觉冲撞了娘,多有获咎。”

康郎眼睛立时一亮,转眼又暗淡下去,叹声道:“心动是天然的。但想我所贩统共不过青黛,玉石玛瑙,葡萄烧酒,壁毯地衣之类,买卖再大也大不过一个盐去。我西域也产盐,倒是其贵重的红盐黑盐,只作进贡之物,平常所用还仰仗着南边运送至薛家的盐,再由薛家一家专售,物稀价高,我族中困苦贫寒的人家,经常无钱买盐。若真能贩盐归去,解我族人之困,我康姓在九姓胡人中必占头一名了。”说着说着不由失神。

“恰是他。我与他有些事需商谈,你若爱听,便留着在此,若觉着无趣,我差人送你回栖月居。”穆清歪头想了想道:“若无不便,我便留在此罢。”杜如晦突想起畴前她也是爱听师兄们谈古论今,批驳时政,悄悄地坐在一边,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望望阿谁,谁说话,她便当真地看着谁,眼睛水亮清澈的。时不时会灵巧地备些茶点果,偶然师兄们也会逗着她嬉笑一番。现在她说着想要留着这里,那眉眼间一晃而过的神情,令他欣喜地发觉出往昔的穆清仿佛正一点点回归。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