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人心所归(十九)[第1页/共3页]

“二郎那处可去过了?”穆清没头没脑地问了她一句,精华微微一怔,“还未曾去。已另有医士去替他拾掇鞭伤,我便随赵医士先来了这里看姊夫。”

好久未这般家常闲话,才说了没两句,阿柳便出去道:“贺遂阿郎来了。”

他仿佛闻声她的声音,昂首她便真就在面前,睁大的双眼中满满地含了一包泪水,汗水濡湿了脸颊两边的披发,一绺披发丝湿漉漉地黏贴在了脸上,那模样见着不幸,许是骇着了,他忍着背上的剧痛,勉强牵起嘴角一笑,又探脱手去将她脸颊上的披发掖到耳后,柔声道:“莫怕,无事的。”这一探手牵动了背后的伤口,面上虽还笑着,却紧皱起了眉头。

这位国公,先是为明哲保身,令众将士忍饥挨饿,出了事端却眼睁睁地看着儿子与得力亲信顶罪,不敢出言相护。再反观李二郎,既在百姓跟前得了军法严明的好名头,又在兵将面前表白了同生共死的担负,虽受了些皮肉之苦,却尽收了民气。穆清心中闪念策画了一番,他这番罪倒不是白受的,算来竟是一点不亏折。杜如晦偏在此时要与他同受,今后交谊便赛过亲父兄,今后只怕是言听计从,经心依靠,真真是好策画。穆清深深感喟,此招,对本身甚狠。

杜如晦知她腻烦贺遂兆,笑点了点头,看着她的背影袅袅地今后院走去。

行刑过半,公然郎将们拿眼直瞧唐国公,有几位乃至挪动了脚,欲言又止。另有几位虎着脸,低头不语,不满之色溢于言表。更有大胆坦白的,干脆向还是稳坐在高案后的唐国公甩去鄙夷的一瞥。

贺遂兆笑嘻嘻地说:“我亲手造的罪证,断不会有忽略的。唆使连着公文一同来了,命李公将起拿扣下,回东都时一同押送了去。朝中早有人策应,新指派来的长史,恰是李公的对劲弟子。”

赵苍已利落地清算了杜如晦背上的那些创伤,一面擦洗动手,一面叮嘱穆清要如何关照。“创口切莫捂得太严,只薄薄一层细纱便可,使之透气。”穆盘点点头。

穆清笑说:“何时我究竟是不知,待发觉时,是在往金城郡的途中,想来应是光阴已久。”

一转念间,上头行刑已毕。后边立着的将士们公然一涌而上,手忙脚乱地将二人从木架上放下,扶到一边的高椅上坐了。张长史也好,唐国公也罢,穆清再偶然义去多瞧旁人一眼,也不知那里来的力量,伸手扒开层层围观的人群,使着满身的劲冒死挤到杜如晦跟前。

正说着话,门上响起一阵急雨似的叩门声。阿达跑着去开了门,精华进门将马缰一把塞到阿达手中,便急冲冲地跑进屋。背面还跟着另一人,一手将缰绳递给阿达,另一手已向马背上驮着的医笥伸去。

众将原觉得李世民不过是作个姿势,那长史也不会真往他身上上刑,即便长史顶真起来,不是另有位国公在么,如何说也该求下个情面来,今后好相见。

时价隆冬,他额头上的汗一颗一颗地往下落,不知是热出的汗,还是痛出的盗汗。背上横七竖八的数条血口儿,鲜明在目。穆清俄然利市足无措地流出了眼泪。

那边唐国公唤人来搀扶着李二郎回府治伤,又亲身往杜如晦跟前好言安抚了几句,指派了三四名侍从,命他们将他好生送回宅子去。

原是栽赃那张长史通敌,使得朝廷撤换了他,借机将自家人安插在弘化郡为长史,好藏匿李家擅自昧下的军队。穆清心中正暗自推断着,忽听得杜如晦冷声道:“那长史如果闹将起来,不免教人起狐疑,许是要坏大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