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揭竿而起(十九)[第1页/共3页]

俄然之间,前头传来清脆的“啪啪”两声,王威与高君雅前后将手中的酒盏猛力砸向石铺的空中,酒盏落地粉碎,细琐的残片触地向四周着花似的散弹开去。

跟着天师的一声“起”,以唐国公为首的官员俱高举起线香,恭肃三拜。巫女又下典仪台,收走他们手中的线香,插入大蜥蜴前的鼎炉当中。

半晌工夫,发已束起。她翘起指尖,将束发时落在他米红色单袍上的掉发一根根地捻起,又再细心掸拂过。恰阿柳提着食盒迈进屋子,她倒是个实诚人,脸上的忧色并不能全然讳饰起,笑眯眯地低头移开食盒盖子,将备好的早膳端递出来。

天师终究叨念完烦复的祝词,巫女燃起一把檀木线香,两人一组,走下典仪台,一一分发予两侧端坐的官员。

典仪台上已然摆放了一溜的杯盏,天师亲身抱着酒坛,边走边倾倒,满斟上烈酒。撤开酒坛背工指青竹枝,在每个酒盏中悄悄一点,滴撒稍许酒液在大蜥蜴额头,随后置酒盏于木盘上,仍旧由巫女们捧了下典仪台分发予世人。

阿达憨直点头一笑,“娘子放心。”

杜如晦觉着她有些非常,因心头有大事压着,倒也未多问。

反几次复地数遍,人群中开端有人低声跟着唱和,瞬息间,和声渐次响起,越来越高亢,当下世人齐声同唱,蔚为壮观。

鼓乐顿换了一个调,四名年青的巫女纷繁起舞,绕着大蜥蜴踏歌而行,围观公众皆消声沉寂下来,便听得巫女浊音高亮,娓娓唱道:“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若滂湃,放汝归去。”

寒光落下的顷刻,两侧观楼的暗影中马蹄声崛起,冲出百来骑,玄色戎袍,玄甲覆身,前一刻尚无一丝踪迹,后一刻便如游魂普通乍但是现,为首的恰是李家二郎。

二人身边的文武官员俱吃了一惊,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惊奇地看向这二人。几近是在退后的脚步落下的刹时,围聚的人群中,墙头树冠之上,飞速掠起数十道身影,只作平常百姓打扮,几近同时,这些身影不知打哪儿抽出一柄柄寒光闪闪的长刀。

杜如晦朝王、高二人掠去一眼,心内冷冰冰地哼笑了数声,退身立于典仪台一侧,靠近观楼的一株不起眼的柏树下。

那天师兀自舞了一回,躬身将典仪台上的乌木盒子翻开,盒子内鲜明一只红眼的大蜥蜴,四足被红线捆绑,转动不得,只嘶嘶地吐着红信,滴溜溜地四周转着眼睛。

“放心甚么?”杜如晦浅笑着走到她身边,随口接着问了一句,却并不要她答,探身拢了拢她的肩膀,正肃起面色,“在家中呆着,非论外头甚么动静,莫出去逛,更莫往晋祠去,等着我返来。倘若,倘若明日此时我尚未回,亦无动静传回,你便去寻贺遂兆,他会安排下车马送你们回余杭……”

晋祠座于晋阳城西南,倚靠着悬瓮山,绵绵汾水的一支流入祠内,散成数道泉渠石塘,卷烟袅袅从不竭绝。

用罢早膳,阿达牵着两匹马至院门口候着,杜如晦尚在屋内,穆清走下石阶,迎向阿达,“这一遭又少不得要辛苦你了。”她转头向从屋内走出,穿过院子而来的杜如晦瞧了一眼,“好生看顾着他,切莫离他摆布。”

天师手中捧着一只精美的镶金乌木盒子,恭恭敬敬地置于典仪台上,风伯雨师的牌令之前。世人候等了半晌,忽闻天师高呼,“辰巳交代,吉时至。”金鼓铙钹立时齐鸣,铿铿锵锵之声伴着公众欢娱,直灌入耳。

王威扭头一瞥,心口如同塞了一块庞大的冰块,突然冰冷透底,惨白着神采向高君雅道:“玄甲军已至。”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