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长安锦年(十六)[第1页/共3页]

李世民不知何时已在白蹄乌背上坐定,正向她哈腰伸手,见她这般机灵防备,倒不觉愣了一愣。“你……”他张口结舌,不知该拣哪一句先说,憋了很久,干脆只拍了拍白蹄乌的脖颈,“三年未见它,倒还相认。”

两万兵马遵循杜如晦的布排,留予河东郡外五十里处,每日仍旧大张旗鼓地练习活动,佯作雄师仍驻扎原地的模样。倘使屈突通看破了这空城计,引兵出城来撵,则另三万兵马被安排于河东与大兴之间的潼关镇守,前后各三万的夹攻,足以令他溃不成军,有力再拖累直奔大兴而去的唐军。

杜如晦无声地笑笑,摸了摸脸颊,“有何不敢?”遂拱手向李公安闲请道:“如李公能信,战略尽纳,兵将任调,鄙人便立下这军令状,以存亡相抵。”

“至公子过誉。”精华拱手应对,神采淡然。

兵将们耐着性子等了大半月,正要迷惑唐国公举旗的决计时,忽就传来开赴的动静,将将要燃烧的一腔热火,瞬时又烧旺起来。

裴寂心头暗啐了一声,谁不知兵符既出,若非主将战死疆场,断无改换的事理。这个杜克明,藉由一纸军令状,换得李公“悉听调遣”的号令。清楚一早便抱定了主张,不教大郎这边沾一分好,绝事他作下了,好话却一句不落,讨尽了便宜。

李建成呵呵笑了一阵,“杜先生既这般对峙,建成自不好再阻。只是,军中步步责重如山,事关计谋,更是险要,先生也说,现在只能赢输不得,那便免不了一纸军令状作保,先生可敢?”

偏不巧出帐门时又与李世民同步,两人一齐挤到门口,进退皆不是。精华低头一笑,向后退了一步,冲他抬了抬下巴,表示他先出去。李世民也不客气,自顾自地出了帐。

李世民的心机原就未全在所议的事上,此时见这景象,不觉脚下朝着精华那边微动一步。

这话说的淡泊,却震慑了帐中世人,除却精华惊呼了一声“姊夫”,再无人说得出一字,神情倒是各别,震恐,吃惊,调侃,幸灾乐祸,样样俱全。

精华盯着他摊开的手掌,垂眸想了半刻,微点了点头,三两下卸除身上的明光甲,抛予一边的兵夫,一面嘱他先收着,一面伸脱手搭上他的手腕,借着他的手上的力道一跃而上,也不费甚么力量,便坐稳在了他的身前。

杜如晦心念大动,精华来得恰是时候。

精华一脚才刚踏出帐外,面前快速一道恍惚的影子闪过,一条手臂直向她的腰间逼来,她的身形更快些,只错过半边身,便已稳稳地遁藏开那伸向她的手臂。

“才刚下的马。”精华仓猝回了他一句,正了正神采,又接着向李公禀道:“眼下大兴城外大小流寇叛军均已收伏,两万精兵于渭水边的楼观城候等月余,将士们日日催问李娘子何时攻城,恐怕是再等不得,李娘子亦是焦心,这才遣了来向李公讨要个日子。”

杜如晦挑了挑眉,“鄙人的坚固乃为李氏计,为天下计。”

“原就是你的坐骑,怎会不认?现在我返来了,带了它完璧归赵。”精华抬头眯起眼笑说,“幸得它极通人道,白陪了我三年,不教我过分牵念……”她自发讲错,立时住了口,抬手摸了摸白蹄乌的黑鬃,“也是时候令它尽情驰骋疆场,才不孤负了这平生。”

这个题目,论过数次,常常因李公不肯见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相争,皆下不了定论,军心日渐烦躁,李公的天然清楚,他的心实在也是跟着一同起躁。

李建成毫不在乎她不善的口气,仍旧胶葛着她道:“这模样,虽同你阿姊相像,性子却大有分歧,顾氏姊妹,当真不类凡俗,不知这些年技艺可有长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