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天价竹筒[第1页/共2页]

小媳妇和霍晓东货款两清,一听又要买东西,直接凑上来了。她一凑上来,她老公不说话了,等着她发落。

霍晓东看了看这幅画的落款:周隐庵。

孙中原一问,她拿起了笔筒,细心看了看。毕竟是做古玩买卖的,她重视到了“东海道人”的款儿,也没太内疚,取脱手机就上彀查了查。

网上的报价,乱七八糟,整齐不齐。但是孙中原内心清楚,实在大部分都是高仿浑水摸鱼的价儿,十几二十万的有,几万的有,另有报价很低的,因为仿造的工艺不可嘛!

小媳妇看了看,这个笔筒她还真没在乎。毕竟,这材质太浅显了,竹子的,并且这个笔筒有点儿脏,另有两条小裂缝。

这幅画,看起来有点儿中规中矩,画是工笔,这题写的诗句也是楷书,不过有一方朱印“灌园老叟”,特别见功力。

当然了,不算贵,也不止两万块钱。要不是这幅画上残了一个洞,两万还算是捡便宜了。孙中原这么说,除了因为兴趣不大,再就是他感觉霍晓东仿佛挺有兴趣。

有件高仿康熙的青花人物大笔筒,做得还不错,上面还压着一本旧书,孙中原拿开旧书,多瞅了两眼。

霍晓东的确有点儿兴趣,不是他本身有兴趣,他是想送给外公史老。

这个赤壁夜游笔筒,体量不小,雕工精彩,虽说有两条小裂缝,但几百年的东西,在所不免。如许的东西,如果上拍,那很能够是上百万的价儿!

“这个小竹筒挺标致的,功德成双,一起拿了吧!”孙中原对卖家笑道。

这东西,孙中原连络宝光和包浆、工艺,开端鉴定,应当就是朝晨期的东西,切当地说,应当是康熙朝的东西。

就和陆子冈一样,高仿太多。

百万,对于一些瓷器和书画珍品来讲,能够不算甚么。但是,对于一个竹制笔筒,那可就是天价!

“如果是吴之璠的东西,那就贵了,能值十几万呢!”小媳妇拿动手机笑道。

不过,她同时也看到了,全部清朝,落“东海道人”款儿的竹雕很多,不管是竹雕笔筒,还是竹制臂搁,都有。

孙中原一听,内心就挺欢畅。要不说,如果是内行,上彀让你查有能够也起不了高文用。这个代价,哪是吴之璠真品的代价?

雕工这东西,偶然候一点儿小处所就能看出来。这上面浮雕的赤壁夜游图,不说别的,就说阿谁摇橹的船工,那种发力的态势,另有效力儿的神采,惟妙惟肖,功力可见一斑。

这内里,必定有他的谨慎思。周隐庵,算是民国的有点儿名誉的画家,阿谁破洞,重新装裱一下就看不出来了;以是送给外公,不算寒伧。

有款儿:东海道人。

这个笔筒,是竹制的,直径十几公分,高约二十公分,就是取用了一段竹子,恰好不消封底了,就这么雕镂而成。上面还做出了三足。

行草,以刀代笔,遒劲秀雅。

霍晓东在那边买卖这幅画儿,孙中原接着看了看床上摆着的东西。

这一查不要紧,东海道人,吴之璠,清朝竹雕第一妙手!

孙中原笑了笑,也指向了这幅画儿,“老板娘儿,这画儿还能够,不过你要两万也确切太贵了。”

“老板娘,我拿归去,重新装裱,找个好徒弟,还得花几千块呢!”霍晓东又墨迹了一会儿,终究一万二拿下了。

霍晓东笑了笑,“老板娘,那我如果买,你能便宜多少?”

孙中原当然也看出来了,小媳妇说了算,“老板娘,这个竹筒如何卖?”

这内里,多是一些玉件和小型瓷器,说实话,都没孙中原看上眼的东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