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万骑卷平冈[第2页/共2页]

大兵杀到,此时的黎阳津早已没了平常热烈富强气象,而是覆盖在一种肃杀萧瑟的氛围中。

从先秦一向到金朝,这里都为黄河的转折点,“凭山为基,东阻于河,山阻河险”,大伾山南控名渡黎阳津,与南岸白马津相对,自古就是黄河南北交通要道。

他们不会晓得在本来的汗青时空,当胡马南下一起打到汴都城下,他们将遭遭到如何惨痛的结局,另有如何的千年后犹自让统统汉家男儿蒙羞的热诚。

而赵宋朝廷一样在大伾山北麓建通利军(通利军既是军队称呼,也是行政区划,后通利军改名安利军,三年前又改名浚州),驻兵三千,同时又在对岸白马津驻军三千,共同扼守黄河浮桥,两处枢路。

正如这时的大宋朝廷,大宋东京汴梁城。

万马奔腾,一往无前,如此壮阔的场面,但为军中男儿怎能不热血沸腾?

一时之间,这两巡查的梁山马队就先自冲动起来,一个个无不眼中放光,望着这万骑卷平冈,滚滚而来的钢铁大水,情不自禁就大呼起来。

只是在这一刻,统统被俘安利军心中又都浮起了如许一个疑问,那就是梁山军这如此多的骑军,将如何度过黄河呢?

更何况,到最后实在守不住了,还能够放火烧断浮桥……

却不晓得这个时候的北地,无数的女真人正嚎啕大哭,割面赌咒不报此仇誓不为人;本来另有些懒惰,耽于吃苦的女真懦夫又再次被刺激得嗷嗷直叫,发誓必然要踏平南朝的万里国土,将南人故乡全数沉湎在无穷无尽的血海当中。

以后林冲到没有立即侵犯黄河浮桥,而是留下五百马队在此驻守,休整半晌后,又领着其他一千五百马队前去浚州相邻的卫州,再次闪击何灌所部三万雄师。

还是是悠哉游哉,诗酒风骚,歌舞升平,鲜花招锦,烈火烹油,好不繁华热烈。

身处此中之人,不管是浅显百姓,还是数以万计的官员、京都禁军将门世家,无不觉得如许的日子是理所当然,只会天长地久的持续下去。

直娘贼的,梁山军到底如何做到的?才一年时候不到,就运营出一支如此强大的马队兵团?

黄河在此陡峭流过,便于舟船来往,架设浮桥;周遭平野开阔,便于雄师屯驻活动,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批示使,王老将军带着两万多骑军到了……”

万马奔腾,本日算是亲见。

只是大宋承常日久,中原要地百年不闻战事,千百年来产生在这处古疆场上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也就垂垂被人忘记;取而代之的则是车水马龙,商旅不断,好不富强。

并且此次阿谁林冲竟然纯真只用骑军出战,提及来,如此大范围的马队行动在大宋立国以来还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