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风起云涌三[第1页/共2页]

荣景帝指着上面的朝臣,寂然道“朕养你们有何用?拿着朝廷的俸禄,百姓的赋税,所行之事上愧对朝廷,下损于百姓,实在令人发指,朕必严惩不贷,毫不姑息!查,严查,依律从重惩罚!刑部尚书查尔齐可在?大理寺卿冯正齐,都察院蔡儒忠可在?”

荣景帝眼中闪过厉色,让人听不出喜怒的问道“所报可失实?”

有天锦书之事在前,此时三皇子一系是不能再发声了。

荣景帝一声令下,对官员参与此事的措置基调也根基已经肯定,顿时就有朝上官员面如土色。

......

等了有一刻钟,锦书还未有一丝被火烧损的迹象,荣景帝将锦书重新拿回到手上,眼中笑意更盛,心知必是如许的成果。

“户部尚书治下不严,罚俸一年!”荣景帝接着下旨。

荣景帝从常全的手中接过天锦书,亲身置于火烛之上。

更有曹家商号、锦源商号等及多家铜器商行参与此中,与官员勾连,取利百万两之巨,臣奏请对其查抄严惩。”

“回万岁,已有查实的取利有二十余万两白银,另仅都城及周边有铸器坊两处,私售铜器铺面五间。此仅为臣暗里调查所得,其他取利需严查才气晓得详细数额。请万岁圣裁。”

天锦书已有定论,则可顺势实施上面的行动,清理贪腐取利之官员也是首要的一环,不但要改革铸钱之制,吏治更需求清算,上不正则下必斜,官不正则民必乱。

“查,严查!”

户部尚书陈启正并没有任何踌躇,已抢先站出来,奏道“臣有本奏!户部下臣主事秦凌房有此私熔铜钱之行动,臣已命人查实,现上报万岁,请万岁按律惩办。”

现在路福贵只能主动反击,转移视野,争夺不被荣景帝迁怒,再追求皇上对二人的从轻惩罚。

荣景帝看已有人站出来发言了,点点头,问道“哦,爱卿行动不慢啊!已查实此人取利多少?”

“老臣附议!”

荣景帝呵呵嘲笑道“就是这么一个户部主事,就敢如此行事,取利之巨,令朕闻之心惊啊!”

“臣附议!”

部属的罪恶越大,上官失策之责愈重。

荣景帝听着曹御史的奏报,对于钱丰所说的,此次事件的幕后之人是曹靖,荣景帝并不承认,直觉不会是他。此人还需再查。

路福贵内心格登一下,有些不好的预感。

只见火烛之上的锦书没有涓滴的烧损和被扑灭的迹象。

“臣等领旨!”查尔齐、冯正齐、蔡儒忠大声领旨后退到各自的位置上。

三人齐齐出列“臣在!”

常全弄不懂主子的心机,天威难测,叫了小寺人上灯烛。

此事可不但干系本身一府一族,更是干系到宫中的娘娘和三皇子,本身不能等闲放弃,看来只能通过娘娘再向皇上讨情了。

朝臣无不心中暗骂高季文嘴皮子工夫利索,又是惯会晤缝插针的,这马屁拍的也是没谁了,但嘴上也不能停啊。不管如何,现在这天锦书都只能被定为天赐之昭,再无甚么可争议的,此事亦会被载入史册。

陈尚书据实陈述了本身所查证之事,与其秦凌房被皇上查出连累本身,不如本身先抛清干系,主动参奏。

路福贵出列奏道“臣已责查部属官吏,府丞韩文义、通判汪其昌,二人也是受上面的清客门人所蒙蔽,打着他二人灯号行违犯律历之事,现已将涉案之人拿下投入大牢,听侯查处。并抄没不法取利八十二万两、铸器坊三处,多处田庄店铺财产十几处,将全数予以收缴,上交户部。”

荣景帝将锦书举至高处,对着众臣说道“爱卿们觉得如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