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中书令赵娥,这便领命。

太予乐署,只掌管宫廷雅乐。称“太予乐”。“太”亦作“大”。蔡邕《礼乐志》:“汉乐四品:一曰太予乐,典郊庙、上陵殿诸食举之乐;二曰周颂雅乐,典辟雍、飨射、六宗、社稷之乐;三曰黄门鼓吹,天子以是宴乐群臣;四日短箫铙歌,军乐也。”汉宫所用四乐,统归“太乐署”,“太乐官”把握。明帝永平三年(60 年),改“太乐署”为“太予乐署”,改“太乐令”为“太予乐令”。置太予乐令一人,秩六百石。部属员吏二十五人,乐工、舞人三百八十人。

“主公明见。”郑玄笑道:“东凌邑远在燕山,冶炼铸铜,将作寺良匠足以。何必杜公良坐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此时立乐府,集民乐,和民声,非杜公良莫属。”

一曲唱罢,蓟王又笑:“有诗岂无酒?”

蓟国文修武偃,大治之兴。国中路不拾遗,百姓丰衣足食。宽法严律,吏治腐败。好一片人间乐土。

新开一署,事关严峻。知蓟王不喜劳民伤财,右相耿雍遂问道:“叨教郑公,国中不缺乐工,民乐亦广为传唱。为何还要新设一署。”

便有王宫侍女取翠玉美酒,人手一瓶。

“乐府”,始于秦,武帝后加改扩。乃是掌管音乐之署寺。用来练习乐工,制定乐谱及汇集歌词。因汇集大量民歌,后乐府亦成为特有的诗体称呼,称“乐府诗”。主官称“乐府令”。武帝时,乐府令下设三丞。至成帝末,乐府职员多达八百余人,成为一个范围庞大的音乐机构。哀帝即位,下诏罢乐府官,大量淘汰乐府职员,择其精华划归太乐令统辖。从而后,汉朝再无乐府建制。

杜夔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投奔蓟国,先拜太学坛博士祭酒,传授乐律。复为东凌令,领其弟子邵登、张泰、桑馥、陈顽等,并良工千人,北赴燕山,为蓟国长公主刘萌,修造汤沐邑。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竟发,勇进者胜。

刘备不由莞尔:“好一个‘急煞厥后人’!”

先时,蓟王开东凌矿邑,造铸币铜锭。并将首任东凌令,授予与华大夫等人并称“蓟国四奇”之杜夔,杜公良。

刘备笑道:“郑公莫不是想听杜公良,亲奏钟鼎之乐。”

短桨称楫,长桨称棹(zhào)。南港笔挺航道上,龙舟楫士奋力划水,周典并进。你争我夺,难分良泰。两岸围观人群,山呼海啸,欢声雷动。

素王孔子所设“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乐”位列四艺之前,仅次于“礼”。因“乐经”失传,故才称“五经”。音乐的首要性,足见一斑。

乐府,更偏民乐。

“主公何不兴乐府。”上庠令郑玄,趁机进言。

刘备看向左国令黄承彦:“东凌令一职,国令可有合适之选。”

天下皆知,蓟国无寺人。黄门鼓吹署,自难建立。

此亦是刘备所乐见。

既无黄门鼓吹署汇集、演唱民乐。此时立乐府,正当时宜。

数年来,一干人等,负土开山,凿壁烧砖,造悬楼梯田,辟水井暗渠。纳燕山边民万户。今汤邑已成,称“东凌铜邑”。此城,四周环山,北山峻峭而少林木,南山沟深而多陡峭,溪流环抱,易守难攻。乃是与右北平汗鲁单于乌延所部,互市商邑。车马行人,不断于道。非常富强。

便在此时,忽听稚嫩童声响起:“上宾思下句,急煞厥后人。”

正月旦会前。正腊罢朝,百官俱贺岁。与民同乐,正当时宜。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