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仲瑗所著《民风通义》,流行国中。先前,蓟王于薮东郡,增设东学。论及东序令之选,蓟王便心仪应劭。唯恐揠苗滋长。门下祭酒司马徽谏言,再得二十载,应仲瑗可胜任。

“臣等,拜见主公。”稻作正当时。国之大事,百官无出缺席。

蓟王未雨绸缪,以备不虞。所思所想,一脉相承。

十万船户,百万船民。僦船出海,远至顿逊五国。只等海渠凿穿,再西行大秦。畅游七海。海路之富强,亦助港口之昌隆。若待此时,再行筑港。为时已晚。先见为明。何言我主不天生。

二城亦称人手充沛,物料齐备。筑路通渠,圩田造堤,合法其用。

居中山脉,环以平原。东鳀人滨水而渔,山越别种背景而猎。

“如此,可为令。”蓟王金口玉言。

船泊南港,国相接驾。

“濯港又如何?”

蓟士海船,日夜三千里。三日存粮,足可远赴万里。蓟王广辟港津,日夜以内,便有一港。实无需担忧。然三日之粮,实过于苛减。蓟王命市舶寺命令,凡僦船出海,万里之遥,不成少于旬日存粮。即便转运粮谷,亦不成低于五日。以此类推。八千里则备八日,五千里需备五日。千里以内,一餐足矣。

远眺夷洲大岛,如脊隆起。

俗谓“不比不晓得,一比吓一跳”。大汉之盛,无出其右。

蓟王初来夷洲时,斗战决胜,割发解仇。与岛上豪酋,共祭天神,歃血为盟。时诸豪酋,便有和亲之意。被蓟王婉拒。凿齿纹面,嫁人之俗,实过于彪悍。

车驾入宫,洗漱换衣。蓟王先觐见二宫太皇,又问安王太后、二义王太后。再与王后公孙氏并秦后鲁琪拉,北宫相见。左拥右抱,双宿双栖。濡沫交颈,比翼齐飞。一夜恩爱,东流至海。

此事,蓟国表里,人尽皆知。换言之,假以光阴,东序令非他莫属。应劭虽远在外洋,却早已立名。

如何安设,无需蓟王操心。凡蓟吏,皆驾轻就熟。与诸豪酋,互赠国礼,互呈国书。又婉拒各部所献,美女千人。蓟王与世人依依惜别,扬帆北上。

“港中吏民多少?”蓟王笑问。

“臣,敢不从命。”应劭佩服。

船上缝人,量体裁衣。为应劭,点窜朝服。

“编户二千家,客庸万五户。”应劭又答。

“无妨。”蓟王高瞻远瞩:“本日客庸,来日落户。本日所授,为明日功成。”

三足踆乌,自南向北。泊入漉港。若南下则停濯港。二港择一。

“多为客庸,臣不敢居功。”应劭面露愧色。

“臣等,拜见主公。”应劭携属吏,入殿觐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