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娶甯姐姐入家门,多出本心,少有好处。如先前母亲劈面,口出肺腑之言:红颜易得,真情宝贵。

翌日晨醒,气爽神清。抽身下榻,洗漱换衣,蓟王车驾出宫,登三足踆乌,顺下巨马水路,绕行渤海,远至辽东。

“妾等,拜见夫君。”论伉俪情重,凤凰殿中至深。

正因恪守古法。王治相,相治官,官治吏,吏治民。自上而下,井然有序。“明主治吏不治民”。为时人津津乐道。

凤凰殿,乃公孙王后寝宫。昨夜同床共枕,公孙王后迟醒。洗漱换衣,日中方才回宫。一里之回,错落七重。后宫诸事,皆由公孙王后主持。蓟王无小事。单此一句,足见后宫事大。

“长姐当知。”待伉俪落座,刘备言道:“思甯姐姐之事,故心境不宁。”

“却不知,甯姐姐情意如何。”刘备仍有顾虑。

蓟王举千里镜了望。

“此次大婚,我儿可一并聘之。”王太后言道。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夫君似有苦衷。”公孙长姐,一眼看破。

《礼记·曲礼下》:“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疏曰:“寡人者,言己是寡德之人。”此乃自谦之称呼。

见碣石宫墟,已搭满框架。将作寺良匠,携客庸青壮,正旧址重修,进度极快。

“待手札问过,再做计算。”蓟王心知,甯姐姐此去,除为父守孝。另有大事未了。以甯姐姐为人。若心愿未了,断难转圜。

“但是‘承平圣女’。”安素已知。

无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甯姐姐脾气,当可与公孙长姐比同。论与三墩了解之初,由早太长姐。若无甯姐姐庇护。三墩恐早已为承平妖道所害。少年时,三墩每有奇思妙想,必将手稿相赠。此,亦是权宜之计。现在天师道,一分红三。黄巾乱后,群雄并起。前朝旧事,已无人惦记。便如何后,亦被忘记。时人只知神智夫人,不记灵思皇后。

“恰是。”同床共枕,蓟王毋需坦白。

巡查蓟国东境。

“母亲何事?”蓟王帘下施礼。

谓孤家寡人。刘备并土封王,南面称孤。会当凌绝顶,高处不堪寒。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皆是家国天下,好处弃取。

随行安朱紫,忽有所悟:“莫非,夫君重修碣石宫,另有所置。”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