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蓟王自遣使入朝,又六百里加急,传书尚书台。

先前,蓟王万里上表,日夜三千里,呈送甄都。

岂料贵霜铁骑囊括。百乘猝不及防。金耳国更措手不及。被赵云、陈到,联手攻灭。

为守备大章道。蓟王命拓土前锋,分营驻守,章木山城、南榖城、临江城。待日光城筑毕,拓土大营,将从燔史关,迁至高原雄城。转隶赐支都护府。与东女国,互市互市。捎带营城圩田,筑路通渠。开山营,乃其精锐。足可障道据险。

山南诸国地点地,后代称“三江并流”。

董侯笑容更盛:“且奏来。”

换言之,蓟王何所求,王太师已先知。

号“两岐三通”。

虽身居高位,然却恪守君臣之道,有礼有节。

稍后,待疏浚大秦道。将丽水与央恰布藏布江二流域,经天竺外海相连。占有半岛西境。再有日南郡象林县,扼半岛东海岸。三南半岛,插翅难逃。

岂料蓟王,反其道而行之。先定北天竺,再朔江而上。借水运之便,消弭丛林毒虫猛兽,瘴疠之害。香樟楼阁,虫蝇远遁;水面坞堡,猛兽莫及。船上应有尽有,衣食住行,无往倒霉。不必跋山渡水,虎狼为伴。更无需深切蛮区,纷争骤起。

只需择枢路,督造城港。觅得安身之地。便是向化之始。

只需户户分得一顷美田,行三十税一。不出数载,蓟王当尽收民气。即便再有人,不轨用心。欲强行复辟种姓,亦不得民气。

正因虑及贵霜确有功绩,故蓟王未曾非难,重立盟约。又授以攻城诸器,助其成事。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贵霜与百乘之战,毋论胜负,皆非一日之功。丰州暂无内乱,当可放心圩田。

“三江”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此中金沙江是长江上游,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怒江是萨尔温江上游。自西向东,高黎贡山、怒江(黑水)、怒山、澜沧江(兰沧水)、云岭、金沙江(绳水),“三山并列,三江并流”。三江,自北向南,直通全区,被紧束于(60~100千米)群山峡谷(怒江大峡谷、澜沧江梅里雪山大峡谷、金沙江虎跳峡大峡谷)。构成“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神工鬼斧,天然异景。

“一战灭十国。”少年天子,不由心生神驰:“蓟王表奏安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