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本日,另有何人,能比蓟王价高。

见洛阳时号“骢马御史”之尚书令桓典,亦对南海明珠,爱不释手。不其侯伏完笑道:“蓟王尽收民气矣。”

虑及此处,桓典亦知事大:“若蓟王果有此意。又当如何?”

“蓟王求补葺旧都郭下,离宫别苑,以安天竺诸王。”伏完点中关窍:“令君且思,蓟王何意?”

所谓“拿人财帛,与人消灾”。蓟王大捷上表,又奉献金十亿。但有所求,天子无有不该。更何况,蓟王行事,有礼有节。单凭将北天竺立为丰州,为大汉十五州一项。足可堵悠悠众口。

天子又问太傅。

孰轻孰重,请君自重。

既怀珠玉,岂可贱卖。

“本来如此。”桓典又道:“许,见洛阳离宫,久无人居。蓟王另道别用,亦未可知。”

车驾出太师府。

君,不为五斗米折腰,可为蓟王乎?

伏完不觉得意:“蓟王所赠,太师所赐。君子当仁不让。”

“蓟王若无此意,何必将天竺列王,东迁洛阳。北上蓟国,亦或是迁来甄都,有何不成?”伏完笑问。

少年天子,不由浮想连翩。

故即便旧时老友,分道扬镳。各为其主,亦不减私交。公私清楚是也。

天子悉命尚书台,服从行事,不成有误。

“蓟王行事,必有深意。我辈岂能轻如儿戏。”伏完点头。

非论二十等爵,三食君俸。再续汉祚二百年,泽披子孙后代。其利之大,何必多言。

王党徒众,趾高气昂。反衬曹党,相形见绌。颇多自惭形秽,士气低迷。

王党徒众,幡然觉悟。“金玉有价,交谊无价”。蓟王献宝外舅,恐不下进贡天子。

太师言善。

须知,自先帝沙丘托孤。蓟王已扶立三帝。可谓四朝元老。且历位天子,皆不吝封赏。现在,蓟王已尊尚父。又赐九龙华表,许蓟王拓土分封。且幕府远征,耗花赋税无数。皆出蓟王,未动天子府库分毫。今一军功成,不但进贡十亿,又将广袤千万里之三登膏壤。悉数归为大汉一州。

董侯兴趣盎然,遂细问北天竺,风土民情。

又谓待价而沽,价高者得。

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稍后朝会,王党徒众,峨冠博带,珠光宝气。皆佩南海奇珍,昂然上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