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三太后亦道:“二姐所言极是。”

“‘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八王子,自幼相伴,兄弟情深。常伴王上身侧,子父相承,另有何忧?”二太后不解。

三位王太后观之,暗自奖饰。

且不说蓟人尚武之风。城中闾里街衢,藏龙卧虎。普天之下,那个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蓟王爱民如子,又嫉恶如仇。“王子犯法,与百姓同罪”。更何况“兔子不食窝边草”。自家财产,岂不珍惜。更有甚者,二家礼尚来往,蓟王奉送,多么丰富。岂能因小失大。

“王上,三百子嗣,八子为先。”二太后言道。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世人皆知,凡与蓟王意气相投,肝胆相照之四海豪杰。皆入门下署。署中人物,论运筹帷幄,治世安民,名声不显。然论,迎来送往,接人待物,门下署当仁不让,居功至伟。特别大典,王亲国戚齐聚。门部属吏,何止为主分忧。便是海量酒水,亦分去十之六七。

蓟王虽定其罪,却未行其刑。右国令寿尽而亡,蓟王佳耦扶棺,令楼桑宗亲,披麻带孝,执礼相送。今又命手足兄弟,西去林虑,以朱紫礼,聘右国令女。道义所向,一脉相承也。

不知不觉。九九重阳,已成蓟国一年一度之嘉会。

孰功孰过,公道安闲民气。

君以手足待我,我必手足报之。

正因四海姻亲,齐聚蓟都。临乡周遭,凡国宾馆地点,皆有“王亲国戚”入住。

军民两用构造术。早已遍及蓟国高低,融入百业。

无酒不成席。

然,春秋大贤,实不宜过谦。世之显学,岂无“法家”一席之地。法、儒、墨,缺一不成。

“九九重阳会”。乃年度盛事。如前所言,凡典礼,皆有演出性子。《淮南子·氾论训》:“贤人以身材之。”《礼记·中庸》:“力行近乎仁。”《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代蓟王,将来可期。

家和万事兴。

“我儿天生。”王太后答曰:“非你我可知也。”

“长姐言之有理。”二位义太后,同声言道。

《庄子·山木》:“其送往而迎来,来者勿禁,往者勿止。”

绝无。

蓟王姻亲浩繁,广布四海。犹可相亲相爱。叔侄不过三人,何故坐视江山分裂,籍籍有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