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如此!

本来这是一支蛮人送葬步队。

仅三日,便有千人应募。皆取钱3、五十缗,最多不过十万钱。无它,铜钱一缗十二斤。装多累坠。

刘备没来及感慨,世人却纷繁出声。本来此二人乃是本地驰名水贼。泛舟江淮水路,劫富济贫,在巢湖建水砦自守。皆是年方十五六之少年英豪。

刘备携精兵五千,同船奉侍摆布。等郡中父老赶到港口,船队已远去。河边哭声恸天,皆呼卢父离我而去!

有少君侯军令状作保,再无人多言。

数月已募三千雄兵。查抄来的豪强产业,刘备分文未动,不知不觉竟已耗损大半。

竟有半数当选白毦卫!

郡人闻讯,簇拥而至。

听闻太守纵虎归山。郡中大惊。纷繁进言。恩师便将刘备手书军令状,遍示世人。

步队绕城一圈,停在太守府前。渠帅自缚于阶下。

见太守看来,这便以袖拭泪:听闻少君侯一金而知民气。本日得见,方信民气尚古!

围观世人这才看清,恰是日前扛走满箱铜钱的二人!

闻讯赶来的恩师还未畅怀一笑。身边刘涣却已涕泪横流。

身后数百人同呼:望少君侯收留!

观其边幅,尚未及冠。刘备这便出言相问:二位懦夫是何人也?

少君侯哪来这么多财气!又何来如此多的侠气!且徒生出何其多的义气!

哦——

已升任治中的刘涣,这便说道:舒县令姓陶名谦,字恭祖。丹阳郡人。

又等三日,路远二渠帅亦回。只剩一人外逃。

话说,恩师奏表早到朝中,为何至今没有动静?

竟是丹阳兵!

太阳西下,稀有支送葬步队前后到达。放归的七名渠帅,有四人自回。

在九江短短半年时候,恩师平乱恤民,又修陂通渠。围泽造田数万倾,皆分与公众。九江郡政令通达,欣欣茂发。

又让刘备随行奉养,便宜行事。

此时方才觉悟,何谓“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又过三日,便有二人领千众,攻破豪强坞堡,尽杀许乾一干人等,送首级到刘备营前!

说的也是啊……

刘备会心一笑。缘分早已结下,难怪厥后陶恭祖会三让徐州。

天子之命不成违。

治中刘涣又堕泪。

刘备亲出营地,正见二人赤膊负荆于营前。身后跪着少壮近千人。

世人欲追,却被刘备禁止。能扛走满满一箱铜钱的力士,又岂是等闲之辈。

数今后,朝廷文书终究送达。表功封赏一概不提,只说庐江郡再生蛮乱。朝廷因恩师担负九江郡守,“恩威有信”,再拜为庐江太守,马上出发,率兵讨逆。

九江武库虽比不上东海郡,本朝亦稍逊于前汉。可武装四千余人,九江武库倒是充足。

却有青壮二人,各自扛走满箱铜钱!

气候渐凉,恩师日夜劳累,传染风寒,一病不起。所幸刘备营中有楼桑军医。细心调度,渐有好转。不忍政务堆滞,恩师便上表请辞。自他受拜九江太守到请辞,不过数月。但是,这数月之政,已足令郡中父老,思之不忘。

蛮人送葬步队,这便收敛渠帅尸体,载歌载舞,原路折回。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