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王已有先言。三年分户,皆入大通郡。

或有人言,蓟国和合之风,遍吹巨马两岸。涉外婚姻占比,必定极高,何故十九万余青壮男女,只要十万户。只因娶妻与纳妾,不成等量齐观。且正如胡姬皆入乐籍。若再嫁娶,皆是蓟人。不算外人。

八月案比,十月分户。待稻收毕,雏鸟离巢,青壮离家。

待大局已定。再由西域都护府出面,为安眠、康居、大小乌孙,三家说和。一场大战,随之消弭于无形。北匈奴,赔罪报歉。安眠,自把稳事宁人。三家,各自罢兵,握手言和。相互皆松一口气。

大、小(乌孙)昆莫,有求必应,马上发兵。因而乎,三家对垒,互不相让。大战一触即发。

总而言之。好处主导,一手把握。断不成假手于人,而痛失先机。

此中有几处关头。特别都护府,何时出场,机会需恰到好处。且就时势而言,安眠与罗马,亦是一世夙敌。安眠西境兵马,为防备罗马入侵,当不敢轻举妄动。

大雪准期而至,北国千里冰封。

窥一斑而知全豹。汉时,竟已实现天下性的统计。论治国。普天之下,难望项背。

或有人言。安眠曾为蓟王,救援罗马皇后鲁琪拉。又因仆从贸易,而相处和谐。何不向安眠王明言。猜想,安眠必不会出兵,攻掠贵霜。

上计署统计,蓟国十年均匀出世率,约为千分之十二(12‰)。今蓟国人丁为千六百万。今季有十九万余,青壮长成。参考男女比例,再据国人十年姻婚嫁娶中,涉外婚姻占比。可知,今季增户当超十万户。

蓟王所言“趋势”,渐被国人所知。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两国订交,好处至上。安眠王,若知贵霜举国东进,攻掠身毒。如何能错失天赐良机。必阳奉阴违,与蓟王虚与委蛇。暗中调遣精兵良将,冬眠东境。待贵霜起兵,倾国来攻。试想,灭贵霜之利,蓟王如何能赔偿。更何况东西丝路,今后一家独大。灭贵霜,安眠成大汉与大秦,两家之间,独一纽带。两边商贸来往,皆需经安眠中转。悠长暴利,又如何能轻弃。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