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遍注儒家典范,以毕生精力清算古文献,后代称其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同一期间”。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继马融以后,为汉朝经学集大成者。

“何为披香博士?”刘备倒是初闻。

“本来如此。”刘备欣然点头。话说,贵女姓穆?

蔡少师乃大才。刘备谦虚求问:“敢问少师,何为上庠( xiáng)令?”

“然也。”蔡邕笑答。

“披香博士,食俸多少?”刘备问道。

蓟国九令五尹,人选呼之欲出,已在路上。蓟国四少师,即将转去王子馆。因而,蓟王筹办将太学坛主官,晋升为二千石俸。位在博士祭酒之上。或可仿效各校“馆长”,另设“太学令”一职。

“夫人免礼。”刘备收拢思路。

“喏。”士异领命。

蓟王心有所思,身有所动。这便问计入东宫授业之蔡少师。

诸如王傅黄忠,与摆布国相,皆是民爵二十等“关内侯”,授田九十五顷,得九十五宅。

王子祭酒之上,另有蓟国四少师坐镇。王子馆的规制,明显要高于太学坛。

“本来如此。”刘备欣然点头,便又问道:“首任上庠令,蔡少师心中可有合适之选?”

蓟国又有分歧。校馆,为适龄儿童开蒙,属于蒙学。学馆,为青少年持续研读,属于行学。学馆、校馆,设馆长一人。另设五经博士、六艺博士等,数人乃至十数人不等。开设《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灵宪》等课程。

蓟王行事雷厉流行。蔡邕亦不做对付,这便答道:“老臣倒是可向王上,保举一人。”

“正如华大夫‘大医治世’。郑康成广授门徒,亦为经学治世也!”蔡邕一语中的:“今时本日,王上已是天命所归。又是汉室正宗,郑康成若不能佐王上,再续大汉鼎祚,百万言‘郑学’,终不复所用也!”

事不宜迟。得蔡少师手书,刘备遂命门下督郑泰,携厚礼,本日出发。自南港逆流而下,横渡渤海,前去东莱,徵辟郑玄。

博士祭酒,乃博士之首。掌,传授经学;备,参谋应对。食俸一千石。统领蓟国太学坛,诸多太学博士,及附属于各城学馆的五经博士。换言之,蓟国太学坛,已建成一个完整的讲授体系。太学之下,乃是分设在各城的“学馆”、“校馆”。

如前所说,时放学、校有别。设在郡(王国),则称为“学”。设在县(侯国),则称为“校”。

只是……“如此大贤,岂肯屈就?”刘备心有不安。

听完蓟王所言,蔡邕笑答:“王上所言极是。太学之令,当食俸二千石。称‘太学令’或过分直白。何不称‘上庠令’?”

刘备幡然觉悟:“但是北海郑公!”

刘备问道:“少师何故知之?”

如此大贤,隐居东莱。近在天涯,如何能不令人垂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