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张让捐躯饲虎。董骠骑又行黄雀在后之举。阴差阳错,错进错出。竟一举斩下大将军何进首级。始料未及。

何太后置若罔闻,端坐上首:“行刑。”

车骑将军何苗,五体投地,噤若寒蝉。

西园长乐宫,长秋殿。

太后首开先河,大义灭亲。余下二宫太皇,及少帝,该当如何。

两边各执一词。充足默契的同时,亦各自留有还价还价之余地。比如,袁绍一系,求改“张让裹挟少帝出宫”为“张让劫夺少帝出宫”;而赵忠一系,则必改“大将军发兵诛内宦”为“大将军发兵除异己”。

“喏!”

无需暗通曲款。两边默契共生。

闻太后此言,不啻当头一棒。何苗惊怖叩首,乃是前额崩裂,血流满面:“臣,极刑,极刑!”

黄门后辈不算。城内及四郭百姓,无辜被害者,数以万家。

稍后,便是各方说客,粉墨退场。洛阳宗亲贵胄,齐上二崤城,同登云霞殿。先借口问安,再说各家暗澹。最后旁敲侧击,为人要求脱罪。

所谓人死如灯灭。爱恨情仇,一笔取消。用死人抵罪,古往今来,屡见不鲜,屡试不爽,无所倒霉。

何太后将统统看在眼中,记在心底。

何太后此举,大有深意。杀人泄愤乃其一。为大将军正名为其二。所谓“有仇必报”。坐实大将军乃因诛宦未成,身首异处。

帘后何太前面无神采,不置一语。

袁绍等人,推说统统皆是受命行事。燃烧二宫,亦出何府死士,非我等所为。

何苗如醍醐灌顶,幡然觉悟。泪流终发自至心:“臣,知罪。”

一言蔽之,死无对证。

“少时,多亏大兄,里里外外,帮衬阿父。杀猪宰羊,起早贪黑,***中,你我才得衣食无忧。你素与大兄不亲。然同出一门,自幼相伴。你亦改何姓,方有本日之繁华。若为朱苗,又与朕何干?”言及此处,何太后终是落泪:“大兄被害,你在那边?”

“臣......”何苗无言以对。

“臣,何苗,罪该万死。”何苗假装痛哭流涕。

万幸。洛阳公卿皆无碍。再闻二宫太皇、何太后及少帝,皆安然无恙。终究各自放心。民气初定。

发兵入宫,滥杀二千余众。放火燃烧宫室。累及二宫太皇及少帝。条条皆是极刑。

何苗如获大赦,掩面遁走不提。

终归能破财消灾。

各方比赛。不出三日,二宫太皇,金口定调。

待郭胜断气。健妇齐来复命,扣问尸身如何措置。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