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四加,对比蓟国官制,正全面汉化。

待百官拜别。大殿内灯火透明,肱股重臣悉数留位。

待女官上移坐位,与二位国相及王傅黄忠并排。黄盖再拜就坐。

食之不尽亦无妨。蓟国名产中有太多火腿腊肠,咸鱼腊肉,诸如此类。需求腌制的山珍海味,举不堪举。青盐的用处,实在有很多。

不出半月,诸将封赏圣旨,随增封圣旨一并而来。

蓟王之事,向来迅捷。

“臣弟,领命。”奔牛儿一朝揭面,翩翩少年,玉树临风,亦不逞多让。

蓟王设席,君臣同殿而食。主臣相惜,高低相契。其乐融融,欢乐无尽。

笔笔军功皆录入军功簿。不会短去分毫。校尉再往上,便是中郎将。非立大功不成晋升。将号角更属可贵。

再添二校,蓟国亦称八校。比起西园八校,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细细一看。除河间之北平县、辽东之沓氏县外,余下四县,早在今汉之初,或并入他县,或已废去。如“絫县并属临渝矣”。骊城亦一并入临渝。

帆海对蓟国的首要性,不言而喻。

王傅黄忠细观后,面无神采,传给身边黄公覆。新任横海将军看过,又传给摆布二位国相。如此顺次通报,二千石及以上高官,悉数看遍。

公私清楚,真豪杰。

横海中郎将黄盖,抄掠百万三韩。这才积功升将号角。

话说。便是这长长的车队接龙,足可见北疆大国之冰山一角。明以照奸,高薪养廉的前提是,能养的起啊。

余下诸将,各有封赏。

人丁构成,亦多少壮。身强体健,年富力强者,充塞各处。

“封太史慈为校尉,号:鹰扬。秩比二千石,‘银印青绶’。另赐黄金万两,战袍十件、四时朝服各一。”

两汉之交,县境毁于海侵。或废或并,不一而足。今海水已退,境内漫衍大小泽淀。虽是不毛之地,却极利晒盐。更有如碣石港这般,天然北方良港,亦利于通航。

蓟国封号之难,足见一斑。

何谓君臣同契,高低一心。

所谓人逢丧事精力爽。蓟王喜上加喜再添喜。满面红光,喜气洋洋。

朝廷因功增封河间国之北平,右北平之落日、昌城、骊城,辽西郡之絫(累)县、辽东郡之沓氏,计六县,并入蓟国。觉得褒赏。

黄汉升手刃黑山大小贼酋三十有九,完败黑山贼寇,又掠太行四径贼人家眷数十万口。因封将号角。

蓟王不置可否。目视文官首席:“二位国相,意下如何?”

四县南北一分为二,环渤海的南部滩涂,用来晒盐。北部泥沼盐渍较轻,晒干后,可用来遍种苜蓿。一边畜牧,一边改良泥土。不出数年,便可尝试轮种或套种。再转为农耕。

究竟航向何方,又行至那边。无人能预感。只因这艘大船的掌舵人,蓟王刘备的彪悍人生,至今仍不见上限。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