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廿三章 天变之象[第1页/共3页]

吴王急得痛骂道:“蠢货!那李御史就要来了!他又是理王至好,你拦得住那下人我看你敢拦御史!我们算是完了!这事儿迟早要被他晓得,现在只能先哀告皇侄谅解我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若再晚一刻,此事被监察御史到天子那边参奏上去,这王位还要不要了?

二人现在早急得甚么都能承诺了,便跟着琴袖去。琴袖当下抽了一匹文绮,带着世人到了魏芳的灵前,把那一匹文绮扔到火盆里烧给了魏芳。

未几时,吴王带着一家高低,仓猝来拜见理王,刚见着理王,老吴王爷也不顾身份,噗通一声就跪在理王面前哭道:“叔叔一家的荣辱,都全凭侄儿一句话了。叔叔也是鬼迷心窍听了小人谗言,轻信了阿谁顾以能,现在端是知错了,望侄儿包涵包涵,饶我们这一回吧。”

太子看纯妃欢畅,不免心中对劲便道:“纯姨感觉这些礼品如何?”

监察御史虽位阶寒微,却权责极大,能纠朝廷之乖风,固家邦之纪纲。凡统统犯警之人,下至百官庶吏上至皇亲国戚皆在弹劾之列,可谓位卑而权重者也。凡外放梭巡,虽七品监察御史亦着绯袍,谓之“赤衣负命”,即便封疆大吏、当朝宰相,一见监察御史身着绯袍,亦不免战战兢兢。

纯妃看了礼单欣喜莫名,不料外头来报太子亲身来拜,纯妃更是欢乐,仓猝接他出去,二人说了很多知心的话。

此番北境不宁,乃是前次亲征所遗留下来祸害。瓦剌丞相胡图格身后,瓦剌内境并未准期四分五裂,而是胡图格的儿子斡伦也是个天生豪杰,清算残部,重新整编,未几时又兵强马壮。

采佩在侧非常不平:“娘娘何必为她吃这般苦呢?”

看她神采突变,太子不免疑神疑鬼地问:“纯姨有何事?”

因而仓猝挡下此案,并切切奉告太子:“韦朱紫在皇上之侧,经常传闻大殿的宫人们闲谈太子的是非。皇上常起废立之意,殿下必然要多多留意嘉王。”

他在留京皇子当中年纪最长,故而必为榜样。虽心中不肯,但也不得不送给纯妃一些礼品。

可因事嫌严峻,他不免又要去问纯妃的意义。

纯妃含笑、迎着北风竟显秋色道:“未几时你自晓得了。”

他筹划政柄,不知又要闹出甚么事端。琴袖担忧皇后处境,不免想写信问候。

这下王世子可真是不甘心了,他再不济,也是皇室血脉,如何能拜一个宦官呢?这如果传出去,他此后在宗亲面前如何能做人呢?

吴王得知李沛升了江南道监察御史,天然吓得差点肝胆俱裂,仓猝叫来王世子叫他从速把理王放出来,王世子不解,乃问:“何必如此,他不过是个戋戋报信之人,怕他何为?”

这话把理王吓坏了,仓猝搀起吴霸道:“叔叔如许,侄子如何受得起!”

按理,这吴王世子比理王大很多呢,可一口一个哥哥,那叫一个亲热。又信口说了这么多话,理王不由得也消了几分气道:“哥哥知错,弟弟也不敢占着死理。但望哥哥今后谨言慎行,勿调拨叔叔为非作歹,这是大大不孝的。”

纯妃的脸虽红,俄然却止住笑道:“好是好,就是有一桩事,姨不得分歧你说。”

旬日以后,理王的奏报送到了文渊阁,郑器远看后将这奏章转递给太子。太子第二次监国,心中五味杂陈。父皇又自远征,此去不知是吉是凶,嘉王身子不好,他多少也对父皇和几个兄弟起了些爱惜之意。一见到理王的奏章,便命令将镇海卫批示佥事以上及当事人、宁波知府等一并抓捕,当即问斩。又欲旌表理王,以示嘉奖。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