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湘军三大纪律[第1页/共3页]

“这几年,门生在故乡东撞西突,前后跟随过吕侍郎、福中丞,均茫然无指归;我冷眼察看过好久,不管福中丞,还是何制台,以及和春、张国梁,都不是戡乱之才,朝廷真正的中流砥柱,实只恩师一人,万望恩师收留,门生愿助恩师一臂之力,安定长毛,这也是家父临终时的遗言。”李鸿章说到这,非常动情。

“恩师,传闻你筹办围攻安庆,我这里另有几幅安徽分府舆图,请过目。”李鸿章又从布包里拿出一卷纸,翻开第一张,图上方标明“凤阳府”三字。图上密密麻麻地标着山名、水名、县名、镇名,乃至较大的村落名、神庙名都写上了。

曾纪泽成心推举李鸿章,曾国藩点点头,道:“李鸿章到建昌已经半个月了吧?是时候见见他了。”

一旁的曾纪泽看李鸿章的接人待物,确切是非常老练,不由在内心感慨:“这李鸿章不愧是小我精!”

“恩师讽刺了!弟子虽蒙圣恩赏加按察使衔,但在您面前,永久只是门生。”李鸿章不以萧瑟为意,仍对曾国藩谦恭有礼,毕竟他是翰林出身,知书达礼这一块,连曾纪泽都自叹不如。

曾国藩见李鸿章彬彬有礼,心中的不快消逝了,三角眼里射出赞成的光芒,细心扣问了李鸿章的近况。

曾国藩接过舆图,仓猝翻开,右手食指在图上快速地挪动,李鸿章送的舆图竟然连安徽的八府五州都有。

第二天,李鸿章按约定时候去虎帐见曾国藩,献上《爱民歌》。

早在道光二十五年,李鸿章就投奔曾国藩门下,拜他为师。曾国藩见李鸿章的才调本来就很赏识的,特别是他过目不忘的记性,深为曾国藩所赏识。在道光二十七年,李鸿章与郭嵩焘一起中进士,曾国藩将李鸿章、郭嵩焘及同年入翰苑的陈鼐、帅远燡视为丁未年四君子。

这些天,曾国藩已经派人悄悄地到建昌旅店检察李鸿章的意向。下人回报说,李鸿章一向在旅店读书练字,并无回安徽的表示。

曾国藩将其他府州的舆图略微翻了翻,都像凤阳、庐州一样,山川城镇,一一标列得清清楚楚。这是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舆图啊,想不到明天竟然由李鸿章奉上门来了。看着这几张舆图,曾国藩仿佛看到了湘勇的战旗正插在一个个城池上,光复皖省、霸占安庆已有了可靠的包管。曾国藩站起来,紧紧地拉着李鸿章的手,说:“少荃,你这个礼品太好了,我收下!你就在我这好好干!”

临走,李鸿章还从随身布包里拿出一件东西,呈给曾国藩,说:“门生此次远道而来,没带甚么贵重礼品,此物还望恩师笑纳!”

曾国藩一看,是翰林院里收藏的特制棉纸,他浅笑着展开,竟是一幅皖省全图。曾国藩拨亮油灯,细心检察。图上竟然画着安徽全省大的山川和府县边界,都标驰名字。图下边还说明图与实地的比例干系。

“高见说不上,实在长毛内里也有很多不幸之人,比如白叟和孩子,一定都是想造反的,抓了不消杀死。另有那些投降承平军的官兵,被贼围捉也情有可原,只如果故意归顺,就不要杀了。另有一些灾黎,被长毛勒迫,能够放他们回籍。”曾纪泽说,“湘军若能严于律己,宽待俘虏,分化长毛,不出五年,必定能平了长毛。”

当天告别了教员曾国藩,李鸿章还特地请曾纪泽到旅店吃酒,筹议曾国藩安插的功课。

“少荃,这些年来传闻你干了很多大事,官也做大了,现在是道员衔,还是按察使衔?”曾国藩充当过多次乡试主考和会试阅卷大臣,弟子甚多,但真端庄他指教过的受业生,仅李鸿章一人,见了李鸿章,天然有几分亲热,酬酢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