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新的旅程(一)启程[第1页/共2页]

二人沿路找了好久,连问几家未果。

“诶!二位客长且留步。我们这边疆小镇上,堆栈也就那么些个,过往的商旅又多,再又是这个时晌,其他堆栈恐怕早都已经满客了。”

“这簪子是坏的,你看这里嵌的珍珠也残了。”夏青云指了指簪子上一颗缺了一半的珍珠,“我看就别要它了吧。等回宫今后,珠宝翠环之类多的是,到时我命人翻开藏宝阁任你挑、任你选。”

“嗯......”

夏卿云扶着铃兰下了马车,随后叮咛堆栈小二去将马车栓好。

直至夜如墨砚,皓月高悬。二人才又寻到一家,看起来尚能承担房费的堆栈。

......

在这边疆小镇,来往人流麋集。堆栈虽多,但大多经济实惠的堆栈,在这个时候里,也很难再留有空房了。

实在,夏卿云之前将乌金发冠上剩下的四颗绿宝石扣下来,也并不是全都拿去当了。当中一颗,在毓夫人病逝当夜便直接拿去给了刘大婶子,请她帮衬着摒挡后事。剩下的连夜拿去镇上当铺,换成了现银。但因银两要的告急,本来代价不菲的三颗绿宝石,却让当铺的老板杀下很多价去。最后到手的银子办了那么一场白事儿今后,剩下的也就未几了。为了上路便利,他又雇上了一辆马车,这么一来,手头川资便就有些严峻了。

铃兰凝眸静望向正在低头清算着行囊的夏卿云,回想过往各种,竟不知现在该说些甚么话才好。

但行至境关之时,却已是夜幕时分。

“本来如此,既然是这么首要的东西,那可要谨慎收好了。”夏卿云将锦盒与他的乌金发冠并放在一起,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妥,才放入了承担中。

但幸得芜菁村本当场处卫国南部,只约行两日路程,便可到达卫、夏两国鸿沟。而一旦过了境关,进入夏国地界,那事情就好办很多了。

二人去到柜上一问,不想掌柜却说,全店只剩下一间房了。

铃兰翻开锦盒让他看了,只见内里放的不过是一支老旧破坏的鎏金发簪罢了。

......

夏卿云见铃兰对待那锦盒是格外的谨慎,便凑上前去一问究竟。

要说铃兰家里本也没有甚么值钱的东西,清算来清算去,除了换洗的衣裙以外,不过也只多带了一只小锦盒。

商讨之下,二人鉴于手头川资吃紧,只得在边疆的城镇之上寻着经济些的堆栈歇脚。

夏卿云听完稍愣了一愣,回身拉着铃兰便筹算要走,说去再寻一家算了。

“......发冠上面宝石呢?”

因有前车之鉴,夏卿云决定轻装上路。

她娘亲这么多年来一向都在用药,家中底子就没存下多少积储。前些日子为了要办白事,她已将家中能网罗出来的银两都拿了出来,再加上微值钱点儿的东西都一并交给了夏卿云措置。但她娘亲的那场白事虽说办得极其仓促,但却一点儿都不寒酸。整整七日,做得是体面子面的。固然在这方面她也没甚么经历,不过现在细细回想起来,要办那样一场白事,应当是需求破钞很多银钱才对。而她拿给夏卿云的那些,相较之下只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想必夏他定是为此而将他发冠上的宝石当了,本身又加添上了大半。而她当时倒是深陷哀思当中,全没顾及到这些。

“今后......我会还给你的......”

铃兰摇了点头,“这是我娘亲的发簪,也是遗物之一,不过我却没将它一并入土。固然这支发簪和那些遗物一样,都是我娘最贵重的东西,她也必然但愿它们能伴她长眠。但我还记得我娘亲曾说过,这支发簪是我爹爹送给她的定情信物,她一向视如珍宝随身佩带。只是厥后返乡途中不谨慎掉在地上摔坏了,她一向成心拿去修复来着,可当时家中景况不好,并且传闻需求破钞很多银子,她那边舍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