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劫后余生(二)心怀坦荡 上[第1页/共2页]

“启禀王后娘娘,三殿下求见。”通传的宫女俯身禀报导。

且先非论当年孟氏一族谗谄废太子一事。就多年以来,卫胤宸在一旁冷眼看着,孟氏一族狼狈为奸,祸乱朝政、搜敛民财、收受贿赂、亏空国库。而王后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但诸多包庇放纵,更联同孟氏奸佞在公开里行下很多恶举、残害忠良无数。跟着卫胤宸体味的越多、越深切,便愈发没法苟同。

卫胤宸回到麟云宫换衣以后,便一刻不断的又赶往昭阳宫‘存候’。

王后孟氏身着一袭檀色百鸟朝凰织缎锦袍,青丝高挽凌云发髻,正戴点翠鎏金凤钗,饰金丝镂空珠花,两侧坠翡翠滴珠金步摇,妆严威仪端坐于凤台之上,仿佛是正静待着甚么。

实在四殿下离宫的动静传到昭阳宫以后,王后起首想到的也是四殿下偷跑出宫玩耍,以是当时只是派人出去寻觅,并未轰动别人。只是厥后,王后发明三殿下在此时竟然也不在宫中,而扣问其去处,都只知是出宫去办差,而办的甚么差、去处那边、归期何时却无人晓得。而三殿下办事毫不会如此没有交代,以是王后将心中疑虑说与兄长孟太师晓得,孟太师命人暗中查问,这才晓得了真相。

王后微微侧头,向身边服侍着的近身侍女芸姝说道:“瞧瞧,我们的三殿下还是好好的返来了。”王后冰冷冷酷的口气将这本来应是热络的言语,说得令人不寒而栗。

昭阳宫,凤鸾殿内。

一起之上,卫胤宸几次考虑,心觉之前行事有欠考量,或许是太急功近利了些。他一早清楚,背着王后和孟氏一族擅自向圣上请命襄助夏国世子复位,此举既有御前邀功之意,又有拉拢夏国将来君主之嫌,无疑是会激愤王后和全部孟家的。当然,最坏的能够他也不是没有料想过,只是若势在必行,那此次无疑是个绝佳的机遇。可当真正与王后站到对峙的顶峰,贰心中还是感到了一丝痛苦,毕竟非论如何,王后于他另有着多年的哺育之恩,只怕他现在踏出了这一步,多年的恩典便就此不复了......

跟着王后一声宣召,三殿下卫胤宸便由宫人引着入了殿内,迈步走上觐前恭敬的施以大礼:“儿臣拜见母后,吾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闻言,卫胤宸又将头低垂几分,“儿臣惶恐!母后圣德,儿臣时候铭记于心。母后对儿臣的抚养之恩,儿臣也从无一日敢怠忘。”

王后冷眼望去,“好个依旨行事!那使计将熙儿利用出宫也是依旨行事了?”

听闻王后此言,卫胤宸心中清楚王后说的是暗中出兵襄助夏国世子复位一事,因而拱回禀道:“母后息怒。若母后所说的‘行动’是指出兵襄助夏国世子复位,此事儿臣只是依旨行事,谨遵父王之命,在事成之前不敢有半点泄漏。不想竟是以而令母后担忧,此乃儿臣之过,还请母后恕罪。”

“这些假情冒充的虚言妄言,哀家听够了!”王后拍案,瞋目而视。“三殿下口口声声尊哀家为母后,可为何三殿下闹出这么一番大行动,哀家这个做‘母后’的竟会懵然不知!”

入夜后的卫宫,万籁俱寂。浓墨似的夜幕,不染半点星斗。

王后凤目微眯,细细打量着跪在觐前的三殿下。言语用心稍稍一顿,待了一会儿才淡淡道,“母后?在三殿下的内心,还当哀家是母后吗?”

“儿臣不敢!王弟的脾气母后最为体味,想王弟也是只一时髦起出宫游历去了。还望母后勿要是以过分忧心,统统以保重凤体为重。”

约莫是两月前,也就是帝后避暑回宫不久,三殿下便已接下了暗中襄助夏国世子复位之命。其间暗中策划多时,但自始至终三殿下竟只字未提,而麟云宫那边也未曾传出过任何风声。虽说身负王命,对此事保密也情有可原,但三殿下竟有本领在王后的眼皮底下消无声气的搞出这么一番大行动,这如何能不令王后与孟家心生顾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