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国之际[第2页/共2页]

希冀越大,绝望越大,现在他沉着下来后,对吴三桂救北京的事也不敢抱非常但愿。倒不是担忧将门出身的吴三桂会作出大逆不道之举,而是他担忧吴三桂惊骇“闯贼”兵势强大,在山海关一带畏缩张望,不能星夜前来,或李自成一面分兵东去反对关宁兵西来,一面抓紧攻城,使吴兵救济不及。

一旁服侍的王承恩谨慎问道:“万岁爷,为何事欣喜?”

焦炙不安的崇祯立即翻开了密奏。上面写着,吴三桂已于二十二日达到山海关,伴同进关来的十万宁远各地百姓和将士家属临时安设在关内四周各地,他本人将带领两万精锐边兵星夜驰援京师,哀告皇上务必使北京死守数日,以待援兵到来。王永吉的这一密奏,使崇祯感觉是绝处逢生,一时不由狂喜,以掌拍案,大声说道:“吴三桂果是忠臣!”

但是,迩来的经历使他变得慎重了。之前琼水兵大胜流寇,活捉高迎祥,他一度觉得找到了本身的“戚少保”,不但昭告天下,还把夏天南封了爵,没想到这位新奇出炉的平南伯却张扬放肆,还一手策划了围困皇城的“兵谏”,仿佛是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连外城的东便门和广渠门也被逆贼的雄师包抄……”

王承恩立即退出暖阁,传旨在殿外服侍的寺人,速传司礼监寺人前来。趁这时候,崇祯用未笔给吴三桂写了一道手谕:

崇祯九年腊月二十三日上午,当大顺军的先头军队达到北都城外的时候,遵循之前的摆设,为了隔断都城与援兵的联络,刘宗敏带领雄师首包抄的是北边的德胜门和安宁门,西边的西直门和阜成门,内城的东边城门和外城各门是直到二十四日下午才被大顺军包抄的,并有马队在外城的近郊巡查。今后,北都城与外边的动静完整隔断。

望着远去的传旨寺人,崇祯渐渐沉着下来。倘若在往年,崇祯听到如许的好动静,必然会立即将王永吉的飞奏宣示内阁,然后由主管衙门将这一动静书记京师臣民周知,以安民气。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