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边关告急?[第2页/共2页]

当排在最后的大理寺卿述职到一半时,一个寺人仓促忙忙从大殿的侧门出去,小声向永历禀报了几句,永历顿时神采大变。

固然对天子的这番造作很有腹诽,但陈新甲嘴上仍然恭敬地答复:“启禀陛下,臣以为当遣宁远总兵吴三桂敏捷返回驻地,然后请平南侯坐镇京师,保住腹心之地不失,以免重蹈闯逆奔袭京师的复辙。”

这类大朝会只是例行公事,意味意义弘远于实际意义,更多的是宣示新天子的存在感,为接下来的领受实权做铺垫。只可惜,在能够预感的范围内,永历被架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究竟了,此次朝会已经沦为了走过场。

“鞑子犯境,本兵有何对策?”

短短十来天的时候,夏天南用简朴卤莽的体例把全部都城的防务和内阁、司礼监、吏部、兵部、东厂、锦衣卫等关键部分全数把握在本技艺中,军政一把抓,权力之大,超越了明朝汗青上任何文臣或者武将,就算曾经权倾一时的“立天子”刘谨、“九千岁”魏忠贤,也远远不及他。

正月十二,原千户卫忠被下旨任命为锦衣卫批示使,代替了原批示使骆养性;原广州锦衣卫百户周国新被破格汲引为锦衣卫批示佥事。同一天,兵部右侍郎陈新甲被正式任命为兵部尚书,原尚书杨嗣昌则被升级为礼部左侍郎。

夏天南心想,这就是大权在握的感受,统统人都臣服在权力的面前,本身和那位少年天子,中间只隔着一层纸,除了名分,与天子也没多大辨别了。只要永历安循分分做个傀儡,就像汗青上的汉献帝一样,这龙椅让他多坐几个月、乃至几年也没有多大干系;如果他要搞事情,要拉上马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这不是废话吗,除了平南侯和宁远总兵吴三桂,另有甚么人能打?陈新甲内心嘀咕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