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丝行[第2页/共2页]

按刘全的说法,丝行是躺着数钱的行业,能让苏明康犯难的毫不是钱的事,让他进退两难的是一个来头很大的人物,手持“部帖”的权贵,但愿在姑苏的生丝买卖里分一杯羹,并且这杯羹还不小。

姑苏最大的丝行坐落在最繁华的贸易区阊门,名叫“苏记丝行”。苏记的店主苏明康也是丝行行会的会长。现在苏明康正坐在店铺里忧愁,中间围坐了几人,都是姑苏数得着的丝行老板。

翻开后一读,府台大人言辞诚心肠让他帮衬这位广东来的年青人,话里话外还表示这位年青人的干系网不容小觑,身后站着广东巡抚和山东巡按御史。

夏天南不觉得意,他笑眯眯地拿出姑苏知府陈钟盛的手札递给苏明康:“鄙人姓夏,虽是一名武官,但也是商贾之身,本日前来,乃是谈生丝买卖。”

苏明康所说的人,名叫常威,本人是个不学无术的恶棍,但他的寄父不容小觑,是南京镇守寺人常昆,传闻还与嘉定伯周奎干系密切。他不久前来到姑苏拜访各大丝行的老板,言明要在姑苏做生丝买卖。

有人当即反对:“现在的行情是多少年因循下来的老端方,如何能让一个外来户私行变动?我们行会的脸面又往那里搁?”

苏明康诚惶诚恐地走了出去,恭敬地问道:“敢问是哪位大人光临小店?”

世人纷繁叫唤起来:“那如何使得?”

苏明康调剂了一下心态,清算了一下略微混乱的长袍,在前堂正中的椅子缓缓坐下,慢条斯理地问道:“本来是位参将,叨教有何贵干啊?”语气中已经完整没有了刚才的恭敬,乃至都没有礼节性地问一下对方的姓氏。

苏明康猜疑地接过信封,看了落款,立马坐直了,竟然是本府父母官陈大人。

姑苏、杭州一带丝行浩繁,并且按渠道、范围能够分为很多种。专招接广东贩子和载往上海与夷商买卖的称为广行;专卖乡丝的称为乡丝行;汇集零散蚕茧和生丝供应大丝行的称为划庄;专在乡间为丝行和蚕农牵线搭桥抽取中介费的叫小领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