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妙味斋上线[第1页/共3页]

“慢走哈,感谢了。”

“三娘,给你弟让几块豆腐,别都夹自个儿碗里,你弟挑食得很,可贵这豆腐他爱多吃几口。”

青花瓷碗里白嫩鲜滑苦涩的豆花轻而易举的征服了三小的嘴巴,恨不得再来三碗。

“十文钱一块。”

将此中一框豆腐再切成小块,热锅下了半锅油,将豆腐小块扔下去,小火慢炸成了金黄色的豆腐泡,捞起来晾干。

“大娘,平时连白菜你都能整成半生不熟的,这豆腐淋点酱油和葱花就能吃了,的确挽救了你的厨艺。”

细藤篮子里铺着片翠绿的芭蕉叶,衬着白豆腐如同上好玉石,金黄的豆腐泡看上去也很有食欲。

“好呀,阿姐手也酸了。”

“我们姐弟先走了,还要给其他街坊送点。”

“阿姐,明儿我们这豆腐如何卖?”沈二郎问道。

“因为阿姐不但是想卖给有钱人阿,阿姐想让统统人都能够吃到豆腐,跟冬瓜白菜一样。”

直到深夜,才终究做完最后一框豆腐,数了数,竟然有六框,比下中午效力高很多,先前买的豆子都用完了,石膏倒是另有很多。

沈小漾笑了,“来,我们今晚吃豆腐宴。”

豆子是早上做红豆包时浸泡的,已经颗颗吸了水涨得鼓鼓的,饱满圆润,沈小漾把院子里的石磨冲刷洁净,加水加豆转起了石磨,乳黄色的豆浆落在了小水缸般大小的大木桶里。

“这个如何吃?是菜啊还是点心?怪精美的。”

沈小漾买石膏时为了制止引发药铺重视,倒是没有在同一家大量采办,而是跑了好几家药铺凑着买的。跟掌柜探听过,石膏矿有很多,这石膏用处虽普通,代价倒是昂贵,今后也能满足大量需求的。

磨好了豆浆,沈小漾取出一个长长的纱布袋子,放进另一个大木桶,一瓢一瓢的将豆浆舀进布袋子里滤浆,末端,用力提起布袋子,拧紧,将水分全数挤出来,袋子里剩下的那一大团,便是豆渣了。

“没滋没味的你们也感觉好吃啊。”

这会的气候已是暮秋,夜里冷得很,估计再过不久,就要下第一场雪了。因为气温低,沈小漾才气夜里做好豆腐,明日朝晨便能送去菜市场卖,放到下午也不会坏,天然的冰箱。

“今后要卖这豆腐和豆腐泡?”

沈小漾点了点头:“是啊,今后就叫妙味斋了。”

郭六爷分开后,沈小漾叮嘱三郎、四娘看好家门,别给陌生人开门,便带着沈二郎出门去了。

接着,将滤过的豆浆都倒进锅里,大火烧开,边煮边撇去浮沫。

“……”

待到中午,东十三街人气正旺,沈家杂货铺前沈小漾和沈二郎带着两个抬着块招牌的男人返来了,没一会,取下了旧招牌,挂上了新招牌。

豆花凝好后,在木板做的豆腐框里铺上纱布,舀上豆花,满框后纱布包起来,顶上放上一块洁净的大石头压着,压掉多余的水分。

“这红烧豆腐泡吃起来竟然跟肉一个味道,也不晓得是甚么做出来的。”

“我也要帮阿姐揉手。”

与此同时,收到豆腐和豆腐泡的十来户街坊们,也都心对劲足的吃着前所未有的豆腐菜肴,啧啧赞叹着。

铺子里原有些细藤编织的小篮子,做工粗糙,装不了多少东西,先前卖一文钱一个,沈小漾前几日又联络卖家要了一批,现在有好几百,用来装豆腐刚好。

一个小篮子能装4块豆腐,沈小漾往每个篮子里装了2块豆腐一份豆腐泡,筹办送给东十三街及四周熟悉的街坊邻居们。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芭蕉叶是下午约好的牙人送过来的,没传闻芭蕉叶如许野地里随便长着的东西都有人买的,十文钱就有一大捆,洗洁净裁成片儿,放篮子里垫豆腐盖豆腐再好不过,清爽天然脱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