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武穆遗风[第2页/共2页]

这四个字的来头大的很,乃是洪武十年时候,大明太祖天子朱元璋的手书。

“好,好,好得很。”

河南,归德府,永城县。

我岳家已经历过好几次改朝换代江山易主的事儿了,固然历朝历代的轨制都不尽不异,却没有人逼迫我们做些甚么,就算是当年的蒙元,也没有说要我们岳家剃发换衣。

只如果从义和庄出来的人,哪怕仅仅只是一个种田的农夫,只如果姓岳的,就算是最傲慢无知的狂徒,也会恭恭敬敬的先行一个礼,以表对岳武穆的绝大尊崇之心。

“嘿嘿,能亲手给你们家的人剃发,也算是了结我的夙愿。”

“秦树人啊秦树人。”岳老太爷的嗓音蓦地一厉,大声喝道:“你这全无廉耻的小人,纵使本日能以死相逼,有没有想过结果?”

“好一个毫不成改,还真是硬骨头。”秦县令哈哈大笑着说道:“连这江山都改了,另有甚么不能改的?我传闻这义和庄不准姓秦的人出去,我也姓秦,不也出去了吗?”

“昔日的蒙古大兵灭国无数,无敌于天下,兵威多么之盛?亦不敷百年就被摈除而走,那些个背弃祖宗的奸佞小人,就算是一时得志,毕竟落得个惨痛了局。莫说东虏还没有获得这三万里国土,就算是一统天下,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毕竟难敌我巍巍中华,毕竟要落个匹马不得出关的了局。你如果把事情做绝,到阿谁时候定会落个死无葬身之地!”

把岳武穆的名头搬出来,就是但愿能够保存旧有衣冠,但愿官府开一个“免于剃发”的先例。、

岳武穆是忠义的化身,秦桧则是奸佞的代名词,岳家和秦家本就是日月不共出冰炭分歧炉的干系。毫不于秦姓来往,这不但仅只是岳家的祖训,同时也是岳家人推行了几百年的原则。

但是现在,秦树人秦县令不但来了,还带着一群如狼似虎的辫子兵,身后更跟着十几个剃头匠,剃头匠的身后全都背着紫荆条的筐子,筐子里装着血淋淋的人头。

剃发令早就下过好几次了,但岳家却始终不肯体罚换衣,前几次官府的人来了,作为家主的岳松岳老太爷就搬出“自宋历元而至大明大清,虽国度有变律法数更,草民一族为之例外。”

“好你个老东西,竟然把我大清说成是东虏,反了,真是反了!”秦县令阴阴的笑着:“我也是读过书的,也晓得你说的这些个陈谷子烂芝麻,就算你说的有理又能如何?现在权益在我手中,我想如何就如何,至于百年以后……嘿嘿,我死以后哪管他是甚么世道!”

“我炎黄贵胄中华血脉,历经千年长盛不衰,就算是有微末断续之时,毕竟气运不断。远有五华乱华之祸,近有蒙元灭宋之灾,表里六夷者,纵是能逞一时兵马之快,又有哪个落得过好了局了?”

“身材发肤,受之于父母,与朝廷何干?”岳老太爷说的义正辞严:“冠服之重,华夷之别,毫不成改。”

“结果?我还真的想听听,你说的结果是甚么模样呢。”秦县令顺手给本身拎了一把坐器,大喇喇的坐在岳老太爷面前,翘着二郎腿说道:“我早就晓得你这老东西能说会道,明天我还真的想听听,看你能不能说出一个大天来!”

第二百零六章 武穆遗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