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增江两岸[第1页/共2页]

每一支军队的标兵都是军中最精锐的马队,济度恰是晓得这一点,才将统统标兵都调到了骁骑营。

此时已经快到未时,鞑子雄师队连续到达,增江东岸周遭几里都是人喊马嘶,济度也率中军到了两里开外等待渡江。

他命人在驿道中间的树荫下撑起了青罗伞,再用红泥小炉烧水泡了一壶西湖龙井,悠然得意地品起茶来。

“好!总算没白搭我们这番工夫!”李元利握了握拳头,内心也非常欢畅。

辰时三刻,李元利的望远镜中终究呈现了鞑子标兵的身影。

固然还在增江劈面的河滩上,但从他们身上的新甲和大摇大摆的模样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些人和客岁鳌拜麾下的标兵比拟,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或许在他们看来,前面已颠末端四批人马,圩里别说有人,能够连盆盆罐罐都没了。

他并不是傻子,相反脑筋还挺矫捷,要不然也统领不了两千人的特勤大队,但或许是之前依靠李元利惯了,只如果在李元利身边,他就老是感受脑筋不敷用。

船只充足,又有了紧水河的经历,鞑子的浮桥搭得很快,他们先砍来大腿粗的树干削尖一头,然后在两岸水浅处打桩,再将儿臂粗的铁链拴在上面拉到对岸。

施琅投清之时,福建巡抚佟国器就喜出望外,不但授予他仅次于总兵的副将之职,并且还准予他自行募兵。施琅也不负所托,短短两三年时候就招募了一万多人,构成了福建海军。

“传令!全军渡江,再行三十里安营!”浮桥已经搭建结束,济度一声令下,前军一万五千人马踏上了方才搭建好的浮桥。

这三万“八旗精兵”实在多数是汉军旗抬旗上来的,真正满蒙八旗的精锐士卒并未几,但中军必必要有精兵保护,济度便将主张打到了标兵的头上。

李元利还真没有看错,这些八旗兵固然拱卫皇城已经几年,但作为标兵确切还是第一遭,至于本来军中的标兵,都已经被济度调到了骁骑营担负骁骑校,他们现在的职责是拱卫中军。

渡江再行三十里,明日再一天时候就能达到广州,如果现在迟误了时候,明晚他就还得在田野喂一晚蚊子。

这些标兵下了船来,又骑上顿时了驿道,或许是因为人少的原因,他们并没有分分开来到四周的树林中检察,而是直接进了石滩圩,不大一会又走了出来,持续顺着驿道进步。

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发明甚么非常,也底子没想到大兴军会从近百里以外的广州赶到这儿来设伏,何况起初畴昔的几批标兵都没有示警,又能有甚么伤害?

这时,鞑子的前锋军队终究到达了增江东岸,他们将和绿营的“舟桥军队”一起搭建浮桥。

“你脑袋不会想事?我们一打这些杂鱼,济度在前面绝对转头就跑,到时候你卖力去追?”李元利瞪了李盖一眼恼火地说道。

“解成礼的十师不就在东洲?我们先处理了这边鞑子的主力,到时再两边一合围,能跑得了多少?”

济度救兵水陆两路总计六万,再加上平靖二藩麾下的人马、广东的绿营,兵力已经超越了犯境广东的小李贼,他此番率兵南下援粤,心中也是自傲满满。

固然鞑子搭了三座浮桥,但人实在是太多,足足用了半个多时候前军才算过完。

本来他连这一百多条船都不想要,但广州一带江河纵横,水网密布,特别是增城的增江横贯南北三四百里流入东江,最窄处也有二三十丈,没有船来搭建浮桥,雄师如何过江?

……………………

雄师从漳州至潮州再到惠州,已经是人疲马乏,但广州求救的信使却不竭催促,济度也知环境告急,在惠州只安息得一日,便又仓促踏上了前去广州的东江驿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