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敌未至便欲屠城[第1页/共2页]

这郞廷佐也是汉人,只不过生于辽东,其父郞熙载早在后金天命年间便投了老奴,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汉皮虏骨的汉贼!

更别说这喀喀木是上三旗之首镶黄旗下,要不是郞廷佐自其父时便投了后金,并且现在也是汉军镶黄旗旗人的,喀喀木的态度或许会更加卑劣。

“郞大人既然宣称城内百姓尽皆我大清顺民,那你敢不敢为他们作保?”喀喀木一挑眉毛,斜眼看向郞廷佐。

大兴军如果破城那必定不消多说,洪承畴的结局就是他的了局!如果大兴军败退,小天子过后也必定会究查此事,到时达素、喀喀木等满将或许能逃过一劫,但他绝对还是死路一条。

“我看克日城中仿佛多了很多陌生面孔,城内百姓也仿佛蠢蠢欲动,若他们与大兴土贼表里勾搭,江宁便是岌岌可危!”喀喀木满脸凶光,“我们不如先动手为强,将城中百姓洗濯一遍,只留下老弱妇孺到时上城墙抵挡炮火便可!”

永历八年,张名振和张煌言曾三入长江,固然终究都是功败垂成,但张煌言熟谙地形倒是无庸置疑的。

他这会想得特别清楚,如果城内真出了内奸与大兴军表里勾搭,江宁城定然不保,他必定逃不过一死,当时谁还顾获得顶上花翎?

“此事光凭猜想也无用,还得遣人去探个真假!”李元利转头叮咛尤烈道:“你现在就去找王兴,从特勤大队和陆战队中遴选精懦夫卒,沿长江两岸西上,至镇江、瓜洲、仪真诸地查探敌情,务必做到清清楚楚,但不能打草惊蛇!”

清军援兵到南京不过三月,却又有动静传来,大兴军已击败福建郑军,郑森流亡外洋,福建全境也尽归李来亨。达素等人还在震惊当中时,又闻大兴军已至江南!

他是满洲镶黄旗人,从伐明入关以来屡立军功,破城杀人无数,在他的内心,汉人都是两脚羊,杀上一批也没甚么大不了。

“长江下流当数江阴段江面最为狭小,最窄处仅四百丈宽,今后至南京,水深最深处可达十多丈,最浅处也有两三丈,我们的铁甲舰必定能够驶到南京,但再往上就不可了。”

明知此番援南京是败多胜少,但达素却不得不来。

现在江南总督府内,安南将军达素、镇守江宁总管喀喀木、江南总督郞廷佐、固山额真索浑、巴牙喇纛章京赖塔、蒙古正白旗都统明安达礼以及江南提督管尽忠等满蒙汉将领正襟端坐,商讨如何抵挡大兴军之事。

承平府守将刘世贤献城降贼、扬州文武将官逃得不知所踪,一个个坏动静持续不竭地传来,令达素、郞廷佐等民气内如同油煎!

顾炎武走后,李元方便将张煌言找了过来,向他体味江阴至南京段长江的各种环境。

“当时鞑子兵少,只在镇江及瓜洲、仪真等地各驻数百人,我雄师扬帆西上,鞑子不敢出城!但今时本日又有分歧,鞑子拥兵十多万,定然不会将兵马尽数置于石头城内,依末将之见,镇江往上,必定有鞑子重兵扼守!”

虏廷以内也不是一团和蔼,满洲将领向来瞧不起并且仇恨那些汉人文官,以为他们无尺寸之功却能居高位,而本身辛辛苦苦南征北战,最后在朝堂上反而说不上话。

李元利道:“听闻你与侯服公(张名振)统军西上,曾经直抵南都城外燕子矶,莫非沿江两岸竟无鞑子驻防?”

大兴军毁灭尚耿二藩,攻占广东全省,清虏朝野高低为之震惊,顺治帝下诏撤兵回江宁,授达素安南将军驰援南京。达素实在是无可推托,因为除他以外,朝廷中已经没有能够统帅雄师的老将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