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驱虎吞狼[第1页/共2页]

张煌言欲言又止,李元利又道:“对倭之事在处理朝鲜题目以后便要动手停止,玄著先生熟谙海上之事,我将此事交与你来卖力,可否?”

“至于被掳掠去的百姓,则可当场安设!”

“我军当中也稀有百名从郑森军中投诚过来的倭人军人,他们全都精通我中国说话,并且敬慕我中华上国之文明。”

张煌言道:“殿下,这倭国不管兵力、战力都远多于朝鲜,并且倭人桀骜不驯,殿下要想在倭国行朝鲜之事,恐怕是极其不易!”

李元利面前一亮,对啊,一山不容二虎,鞑子既然进了朝鲜,又哪会答应朝鲜政权持续存在?以朝鲜军队那点战役力,就是在溃败的鞑子面前,恐怕也是不堪一击。

幕府期间的倭国,是以幕府来统治其下多达数百的“藩国”,诸藩盘据的状况形成倭人只要藩国认识而无国度认识,乃至连“倭人”这个观点都还没有构成。一向到明治维新以后,倭人才开端构成国度和民族的认识。

“王爷,已经记下了!”陈恭尹应了一声,却又问道:“王爷,您将郑森赶入倭国,也是这个意义?”

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年),满清攻占朝鲜全境,朝鲜国王李倧向鞑子投降,改向满清朝廷朝贡,成为鞑清的从属国。从当时候起,朝鲜就不能再算是中国之藩国!

李元利沉吟半晌,颌首道:“此计可行!如果他们打不起来,就让军情司的人刺杀朝鲜王室之人,再嫁祸于鞑子,或是刺杀鞑子嫁祸于朝鲜,非得让他们打起来不成。元孝,你将此事记下来,等会让封义来见我。”

“我曾经承诺过他们,只要忠心为我,今后便可赐赉他们姓名以及中国之户籍,你若去倭国,可从他们当中抽调部分人随行,或许会大有助益!”

军人和手产业者的社会职位较高,但他们加起来也还不到全部倭国人丁的百分之十,而占了总人丁百分之八十五的农夫,他们只是大名们的财产,连姓氏都没有,并且幕府为了便利管束,规定他们不能随便活动,有些农夫从生下来直到老死,都没有分开过本身所居住的村落。

“无妨!到时自有军情司职员共同你行事。玄著先生,对倭之事,幕府和各大名毫不能让他们再存在,能够拉拢一部用心向我中国的军人,今后也可弥补我军兵力用作前驱,至于农夫和匠人则尽量安抚拉拢,你先按这个思路去运作,一旦机会成熟,便是兵发倭国之时!”

世人这才明白过来,李元利又道:“不过如果给鞑子太多时候,怕是他们能将北直隶搜刮一空!方才玄著先生说的计划很不错!可让刘尚书从山西东进,再令水兵舰船搭载步军将士,经东海至渤海,从山海卫登岸,如果鞑子北逃时掳掠过火,则随时从后追击,保持不即不离的状况,一向将其赶到朝鲜半岛。”

“玄著先生,倭国之事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庞大,倭人军人在我大兴军的火枪火炮面前还是不堪一击!并且我传闻中国东渡倭国的僧儒在教养倭人方面卓有效果,要将倭国变成两三个省,应当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张煌言赶紧拱手道:“殿下重托,臣定当尽力以赴!只是怕才调不敷以胜任。”

对于军人来讲,他们只虔诚于发给他们薪俸的大名,对于农夫来讲,高达百分之三十五的农业税赋让他们悔恨而不是虔诚于大名,至于大名以上的幕府,那是浅显老百姓连听都很少听到的存在。

“不错,倭人狼子野心,趁大明内忧内乱之际鞭长莫及,侵我琉球诸岛,这笔帐当然要算,到时恰好有这两个来由对倭国用兵!”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