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箪食壶浆[第1页/共2页]

“要甚么仪仗?”李元利哈哈笑道:“本王麾下数十万将士和他们手中的钢枪,便是本王最好的仪仗!”

“起鼓乐!起鼓乐!”

“也好!有甚么事我们进城再说!”李元利从椅子上站起家来对传令兵道:“传令中军!筹办入城!”

到目前为止,东虏所占已经只要河南、山东、山西三省以及北直隶,王师北定中原已经指日可待!

“诸君免礼!赐座!”众将以礼叩见,李元利天然也要以礼相待。他将身子往前一倾,双手一抬对跪伏于下的诸将说道。

每小我肩上扛着的火枪都擦得闪闪发亮,在春日暖阳下闪烁寒光。

南京当年举城降清,但并非是没有忠贞之士,只是这些人有力抵挡,只得隐居各地,独善其身。

“真来了!你听,前面已经有人转返来喊了!”

门路两侧的百姓也全都跪伏于地大声高呼:“恭祝汉王殿下洪福齐天!”

李元利也是穿戴青衣短褐,只不过内里披了一件玄色大氅,胯下一匹毛色乌黑发亮的骏马。他的身后,王拙、李定国、马腾云、高信等将领也都是一样打扮,只是大氅色彩各不不异。

两千将士身上均着青衣短褐,遮住了亮银色的胸甲,腰上都束了一条牛皮带,上面别着一排排的枪弹。

走在最前面的是旗手,抢先两人执开路旗,厥后四人执黄龙负图旗,然后是中军大纛及汉王认旗,最后才是各军将旗。

王拙起家后,却又拱手对李元利道:“王爷!城内百姓晓得王爷本日要进城,俱都欣喜不已。末将等出城之时,百姓们已在金川门外恭候多时了。”

永历十一年三月十五日,大兴军攻占南京!

“洪福齐天”这个词浅显人不敢用,怕用了折寿,你有何德何能敢与天齐?以是普通这个词都是拿来或祝贺或歌颂帝王的。

将士们左手挎刀,右手扛枪,每小我皆是举头挺胸、目不斜视,他们跟着鼓点踏着整齐的法度,好像出鞘的利剑普通披发着肃杀的气味。

特勤大队和亲兵们构成的中军,本日的任务就是担负汉王殿下的亲军侍卫,保护王爷入城,同时还兼职仪仗队。

李元利在长沙即汉王位时,礼部便列出了前明亲王仪仗,种类多达六十,从旗锣牌伞扇到刀斧剑戟槊,另有大幡小旗,抹金交椅,盆盆罐罐,就连水盆、香炉、痰盂都有,能够说这副仪仗往哪儿一摆,哪儿就是王爷的行宫。

李元利心下大乐,看来这南京不愧为六朝古都,老百姓的政治目光确切灵敏。

狮子山离金川门并不远,沿护城河(金川河)一向走,颠末被炸坏的钟阜门,便到了金川门。

“谢殿下!”

“王爷,不如这就解缆吧?”

除了李元利这座大帐以外,其他将士的营帐都早已经拆下来装到了车上,少时自有辎重营的士卒民夫来搬运。

凤阳、淮安、安庆、庐州、徐州等大兴军还未达到的南直隶各州府县公众自发地构造起来,攻打府衙,摈除清廷官吏,然后派人到南京恭请汉王殿下派军入驻。

汉王殿下和他的亲军侍卫们渐渐呈现在了世人的视野中。

东风拂面,旗号招展!

现在金川门外,无数大兴军将士肩扛钢枪,腰挎直刀,挺胸腆肚地在门路两侧站成两排,而在这些兵士的身后,已经站满了南京百姓,他们全都翘首以盼,焦心肠等待着汉王殿下的到来。

攻陷南京,天下局势已定,接下来就看汉王是定鼎南京还是北京!

南都城的金川门也算是小驰名誉,前明靖难之变,燕王朱棣起兵造他侄儿建文帝的反,谷王朱橞和大将李景隆便是开了金川门迎降。清军南下之际,弘光朝廷为防备清军打击曾一度封闭了金川门,直到清军进入南京后才又重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