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秦淮河[第1页/共2页]

顾炎武并不是秦淮河的常客,但这并无毛病他对秦淮河的熟谙,实在应当说全部南京,不,全部江南稍有些名誉和财帛的士绅商贾,对秦淮河都不会陌生。

“莫非这府里有宝藏?”尤烈双眼放光,“这但是王府,如果有宝藏的话,金银定然很多。”

隋唐以后,秦淮河曾一度萧瑟,但到了明朝,十里秦淮又再度繁华起来,富贾云集,青楼林立,两岸美人如云,画舫凌波穿越,即便现在已是改朝换代,却仍然不见涓滴式微。

也亏尤烈能想到这上面来。

“王爷!这事情好办。明日叫部下的兄弟扮作王爷本来的马夫车夫搬去马厩那边跟他住在一起,朝夕相处,我就不信他能埋没得住甚么奥妙!”幸亏封义还算机警,说的体例也还算靠谱。

李元利道:“又重又大倒是没错,这值钱嘛可就难说了,谁会花银子来买这玩意?就算是再有钱的人也不敢把它买来放在家中。”

“还罢了!”李元利俄然感觉有点活力,“你知不晓得大肆军的兵士卖力一月饷银也不到二两?这些屠贩之辈,又要多久才气有二两银子的积储?”

读书是为了仕进,仕进是为了发财。

李元利翘着二郞脚,悄悄拍着大腿道:“看来这汉王府中确切是有甚么东西吸引着他!”

封义也道:“还真有这类能够!”

九鼎这类国之重器,浅显人不会对它感兴趣,如果真是在这王府,那就必然是朱高煦当年保藏的。题目是九鼎可不是小物件,伶仃一尊起码也有几百斤,要想悄无声气地埋没两百多年,这底子就不成能,并且朱高煦没有来由如许做,他藏九鼎有甚么用?

“如果是宝藏,这么多年了那马夫还搬不完?就是座金山也给搬完了!”

“哈……”李元利不由得笑出声来,这类只存在于史乘中的夏、商、周三代镇国之宝,几百年后它的下落都还是个谜,现在又如何会呈现在南京?

“呵呵!王爷千万别觉得这秦淮河上都是秦淮八艳那种才貌双全的女子!”顾炎武伸手一指,“您看那两岸河房以内,绝大多数居住的都是私娼,只要能出一两银子,便可找一名边幅不错的来陪宿,如果在灯船上喝酒听曲,一人也最多花上二两银子罢了。”

明自嘉靖以后,品德日趋废弛,奢糜之风骚行,娼妓遍及天下,世人笑贫不笑娼。

在嘉靖之前,仕进的人还讲个名节,人家问他仕进赚多少钱,他会活力;但嘉靖今后就产生了根赋性的窜改,在一个处所仕进赢利多,别的换一个穷点的处所就不肯意去。

有人破家,天然也有人起家,青楼妓馆永久也少不了有钱人帮衬。

“就这么办!叫兄弟们都给我盯紧点,那马夫每日几时起几时睡,吃喝拉撒,事无大小都要报上来!”

“能够个屁!”李元利骂道:“要真是金鼎银鼎,搬不动还不会砸烂啊?换了你会不会傻乎乎地在这儿守十年?”

封义道:“不是宝藏,却能让他在这儿留了十年,那会是甚么东西?”

“……”

李元利见那两岸来往的人里,不但有商贾士子,竟然也有那贩夫走狗。

“前明自太祖建十六楼起,南京豪侈淫靡之风逐步流行,至万历、崇祯年间尤甚!本处繁华的商贾士绅自不消说,整日里喝酒狎妓作乐,就是那贫困屠贩,虽典衣弃物也必常常相约游鉴,如果有一人不至,世人便称俗物……世风如此啊!”

读书人尚且如此,何况商贾百姓?

“谁说要悄悄地盯他了?这是我们的地盘,想如何做就如何做!”李元利真有点恨铁不成钢,这尤烈是不是练功练傻了?这么点小事都不晓得如何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