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江东顾氏[第1页/共2页]

“老爷,既然您在汉王那儿做事,今后……能把我们家被叶方桓夺去的田产追返来吧?”

只是被人欺负到这类境地,内心一股气顺不下来罢了。

这便是闻名江东的顾园。

“老爷,我听顾农说大兴军现在都往镇江去,必定是顿时就要打南京了,您说过几日还要出门,就是为了这事吧?”

顾家院子前后共有五进,从门厅到明厅便是三进,明厅今后是个占地数亩的园子,内里有水榭回廊、绿树成荫,亭台错落有致,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很有江南园林的味道。

叶方桓心狠手辣欲置顾炎武于死地,无法之下只得出门避祸,现在才过得几个月,王氏内心还模糊有些担忧。

“我晓得!就是这些年鞑虏横行,使得为兄有家也不能回,本日倒是有些失态了!”

还在广东之时,李元方便给了顾炎武很多挑选:一是到礼部掌管仪制清吏司,卖力礼节及办理学务、科举测验事件,二是到“大书院”中担负传授,三是到户部行走,一旦熟谙了事件便可顶个实缺,四是跟从李元利摆布当个“谋士”。

“本来还要迟误些光阴才不足暇,只是顾虑家中,汉王殿下便让我先回家来一趟,过几日还得出门。”顾炎武表情极好,便笑吟吟地回道。

“船家,能不能摇快点?”

她是顾炎武的继嗣母王氏的侄女,一样出身于书香家世,常日里也喜读诗书,是以分歧于普通的妇人。当年清军攻打昆山之时,顾炎武与杨永言、归庄等构造义兵守城拒敌,王氏便常为义兵将士补缀衣裳。

不过任是换了谁,恐怕都淡定不下来。

“王爷叫我卖力粮草辎重,不必到南京去。”

不知怎的,上一次离家之时,清楚已经盘算主张不再回昆山,但是此时却如此归家心切,乃至到了昆山时都没去拜访归庄、王锡阐和潘柽等至好老友。

王氏点了点头。她念念不忘那些田产,却也不是在乎财帛,前些年家中还余裕的时候,她就常常拿银子粮食出来布施那些贫苦百姓。

他兄弟俩本来住在姑苏太湖,但此时奉了汉王之命,要和顾炎武一起联络抗清义士为大兴军采办粮草,是以这一趟便先随顾炎武到了千墩。

“大兴军不准多占田产,等那些田拿返来后,我就全数捐给官府!”

王氏脸上暴露了笑容,又说道:“怪不得前几日有人上门来拜见,说是奉了昆山县令之命,家中除了路农父子以外都是妇人,我便没有见他,本来是您在大兴军中的同僚!”

他毫不踌躇地挑选了最后者。这些年来的风风雨雨已经让他有些厌倦,他想过几年比较安逸的日子,没事的时候做做学问写写书,或是纵情山川之间,那才是他的寻求。

“没有!家中已经没了他觊觎的东西,他还来做甚?”

“兄长莫急,再走两里便到永福桥了。”

顾农赶紧跑去后院,顾炎武也和路氏兄弟进了正堂,刚坐下不一会,顾炎武的嫡妻王氏便闻讯出来,一番见礼以后才问道:“老爷,前次您出门,说是三年两年都不必然返来,怎的只去了几个月?”

千墩浦这条水道泽溥兄弟俩也是走惯了的,只看了一眼便知到了那边。

持续叫了几声,屋里才传来一个声音问道:“谁呀?”

自陆恩叛主以后,顾炎武便斥逐了家仆奴婢,只留下顾农一家和十来名王氏陪嫁过来的丫环厨娘。顾农是顾家的家生子,对顾家非常虔诚,顾炎武不在家时,家中很多事情都是他来支应。

“田产必定要让他退出来!等王爷攻陷南京,我再返来渐渐摒挡此事,定要将这狗贼也送进缧绁去尝尝滋味!另有那帮地痞恶棍!”一说到叶方桓顾炎武就有点不淡定,连说话都是咬牙切齿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