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登极大典[第1页/共2页]

按礼法,禅位也要停止大典,由永历帝宣读退位圣旨,宣布禅位于汉王,但是永历帝半疯半痴,底子不能担此重担,只得由前明皇太后王氏主持宣读退位圣旨。

天子冕冠为前后各十二旒(五彩丝绳),每根穿五彩玉珠十二粒,间距一寸。冕冠的色彩仍然是玄色。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交叉玉笄,以与发髻拴结。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曰“允耳”。

穿戴结束,内里钟鼓齐鸣,时候方才好,李元利衮服御皇极门。在皇极门上,他要向六合祷告,祈求上天保佑新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王爷!吉时至!”尤烈和樊三一左一右站在身后齐齐躬身禀告,李元利从几筵前站起家来,回身往皇极殿右边次间走去。

戊戌年蒲月初五日,是永历帝禅位和汉王即位的黄道谷旦。

朕在位十有二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气,大明之数既终,交运在乎李氏……

“登极仪”由内阁兼顾,礼部首要筹办,其他各部院司无前提尽力共同,包含紫禁城内李元利的侍卫亲军,本日都得服从礼部官吏的安排。

“天子臣来亨,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朕惟中国之君,自明运既终,天命女真于辽东,入中国窃为天下主,十不足年,今运亦终。朕本秦地百姓,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摆布。

勉循众请,于永历十二年蒲月初五告祭六合,即天子位于燕京。定有天下之号曰兴,建元汉鼎。恭诣太庙,追尊考妣为天子皇后,立大社大稷于京师。

这是典礼前期的筹办事情,司设监、钦天监、尚宝司、教坊司,都是礼手部属的监司,司设监下设总理、办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员;钦天监卖力吉时鸣钟伐鼓;尚宝、教坊二司一个卖力各种仪器的安设,一个卖力典礼中的舞乐。

皇极殿前已经摆好了几筵(陈列祭品的桌子,前面列有先帝、神灵的牌位),李元利着孝服跪于几前,拉开了登极仪的序幕,礼部尚书、摆布侍郎率礼部官员分赴天坛、先农坛、太庙祭告先人。

数十名侍卫、宫女捧着铺了黄绸的托盘早已候在此处,上面放着冠冕、衮服,另有玉钩、玉佩,金钩、玉环及红色袜、舄(鞋),不一而足。

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天子,以主黔黎。

钦此!

但他们这时还不能进入“皇极殿”,因为天子还在皇极门上做祷告。大臣们只能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以“文东武西”的体例跪在御道的两侧,等天子和各路神仙相同结束后从“皇极门”高低来。

书记天下,咸使闻知。”

戴好冠冕,世人退后,李元利悄悄一闲逛,冠冕上的玉珠相互碰撞,收回清脆动听的“叮叮”之声。

鸿胪寺卿宣读禅位圣旨结束,便有礼部官员将圣旨接下,等新皇即位圣旨公布以后,就要将这两份圣旨送工部刻版印刷,再加盖天子及内阁宝印以后书记天下。

李元利脱去孝服,在侍卫宫女的奉侍下开端穿戴,先着素纱中单,再着黄蔽膝、黄裳、玄衣,系六彩大绶。

皇极殿就是老百姓所称的金銮殿,是天子即位和停止大典的处所,它建于明永乐年间,本名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改成皇极殿,鞑子入关后,福临却将其改名为太和殿,大兴军光复燕京,将皇宫内那些写着蚯蚓文的匾额全都换了下来,太和殿又改成了皇极殿。

禅位典礼毕,王太后回皇宫,李元利至皇极殿,即位大典才正式开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