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一网成擒[第1页/共2页]

如果不出不测,这些人都是洪承畴筹办派往湖南各地主政一方的人物,但现在他们都是大兴军阶下之囚。

接下来是乡试,每三年在省会停止一次,称为“大比”,参考者为本省的生员,取中者称为“举人”。

“宋成名,江西生员,自投洪承畴军前候用。”

考上举人就有仕进的资格了,不过也仅仅是资格罢了!

李元利略作沉吟道:“这些幕僚固然无官无职,但他们卖身求荣、甘为清虏鹰犬,形成的影响极坏!如果他们这一次没被我们擒获,天下不晓得另有多少人要步厥后尘!”

“文官有东虏偏沅巡抚金廷献,长沙府代理知府张道澄,湖广左布政使黄志遴,此人是洪承畴的姻亲,专门卖力运送从常德至辰州、沅州的粮米。”

李元利对刘玄初道:“你去看看,都拿到了哪些人,列份名单上来给诸公看看。”

明清期间科举测验已经进入鼎盛期间,构成了完整的四级测验轨制: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刘玄初出了正厅,未几时就拿了几张纸出去对李元利道:“大帅,俘获敌军官吏将领名单在此。”

“莫非另有甚么隐情?”鱼山先生和洞庭先生也问道。

遵循大兴军之前的端方,抓了俘虏该杀的就杀了,但现在看这情势,李元利感觉完整有需求大肆炒作一番!

明亡后,唐王朱聿键称帝期间,熊开元前后担负左给事中、太常卿、左佥都御史、随征东阁大学士等职。

隆武帝在汀州被清军擒杀后,熊开元幸运逃脱,展转回到故乡,联络志同道合之士共同抗清。

“陶公当真不知?”李元利似笑非笑。

通过院试考中的生员,才算是有了科举测验的资格。

世人汲引了一番,陶汝鼐又问道:“李元帅,陶某知你这大兴军,实则为原忠贞营所部,不知为何弃而不消,却另起流派?”

“武将有周师忠,东虏镶白旗下阿达哈哈番(汉官名轻车都尉);张大元、王辅臣,东虏御前一等侍卫;王永祚、卜世龙、刘应志、张勇,均为绿营总兵…………”

刚一念完,世人又是鼓掌大笑,陶汝鼐与鱼山先生、洞庭先生更是笑得连眼泪都流了出来。

李元利道:“确切如此!不但洪贼,连他麾下诸多满兵及卖国求荣之辈,尽落入我大兴军掌中!”

洪承畴幕僚中这些自投而来的读书人,都是童生、生员、举人,根基都是科考有望,却又想出人头地、升官发财,才走了这一条捷径。

自清兵入关今后,抗清义士层出不穷,而投敌之人也是多如牛毛,现在跟那些汉奸说甚么民族国度无异于对牛操琴,但如果大张旗鼓地杀上一批,对于震慑那些投敌或即将投敌的汉人,绝对能起到非常大的感化!

刘玄初洋洋洒洒念了几十小我的名字,大多都是本身投奔到洪承畴帐下想升官发财的各地童生、生员、举人!

“元帅此番措置甚妥!说出去这些人固然临时无官无职,但终是清廷喽啰!风险也确是比浅显胥吏大很多!杀之正合民意!”洞庭先生拍了拍胸脯,长出了一口气笑道。

“我们想尽千方百计,死了很多义士,都没能将这些满兵以及叛国投敌之人擒斩,元帅此番作为,实是令人敬佩!”

新科举人第二年便可赴京插手礼部会试,取中者称“贡士”,如果不中者,便能够到吏部报备,颠末“采选”或“大挑”就任初级官员。

“东虏以十万人马入关,现在却有横扫天下之势,如若不是有汉奸认贼作父,甘为伥鬼,我堂堂中华何至于此?”李元利待世人都静了下来,方才缓缓说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