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神采有些古怪,宋瑛平生交战疆场,“武”还勉强合适,可最后被阵斩于阳和,你肯定用“武”字,不是讽刺他吗?至于安民,更是扯不上,宋瑛从没担负过处所官,也没措置过朝政,安民之说从何而来?

朱祁镇道:“当谥忠顺。”

于谦还是兵部尚书,出列见礼:“臣领旨。”

威疆敌德曰武,安民立政曰定,这是赞宋瑛外能安邦,内能安民,算是极高的表扬了。

礼部尚书杨升内心这个骂啊,你能说句人话吗?宋诚的功绩摆在这里,西宁侯世子除了他,另有谁敢当?若只封个世子,天子用得着大张旗鼓让我们议?你现在把这事推给我们,算几个意义?

群臣妒忌得要发疯,甚么功德都让宋诚赶上了,祖父战死得忠顺美谥,又追封为国公,本身不但在土木堡明军溃败四散奔逃时收拢败军,率残军抵挡住瓦剌军搏斗的脚步,又二进敌营,生生把被俘的天子救出来,有此盖世奇功在手,这辈子不管做甚么,都能混得风生水起,这小子在救出天子后,竟用大炮轰瓦剌营,把也先四万多精锐马队轰得一塌胡涂,最后也先只好抱恨败退。

就这,宋诚还不肯甘休,率军尾随在后,只要瓦剌军安营,他就用大炮轰,人家马队转头杀来,埋伏好的神机营军士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概用火铳射击,乃至厥后瓦剌军被打得仓惶而逃,不敢转头。

那天朱祁镇到德胜门后,朱祁钰派杨善去驱逐,杨善闹了个灰头土脸,被很多人笑话,最后朱祁镇胜利逆袭,杨善算是结了个善缘。他当时面对朱祁镇的诘责,唯唯不敢言,算是很给天子面子。

重头戏来了,这才是重点啊,前头都是铺垫。

实在检校功绩这类事,从朱祁镇回宫后,兵部就一向在做了,无法事情量实在太大,先是阳和败北,全军淹没,只逃回一个石亨和镇守寺人郭敬,接着土木堡先溃败,再反败为胜,一百余位随驾出征的朝臣只活了那么几位,阵亡的将士更是多达十七万多,而活下来的两万多人又立下大功,各有斩获,此中神机营多次用大炮轰击瓦剌虎帐,把瓦剌军炸得血肉横飞。这个是没有首级的,军功要如何肯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